拆局|垃圾徵費報告聚焦「負評」 8.1無望推行呼之欲出?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政府今日(24日)向立法會提交了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報告,詳細羅列參與計劃持份者包括住戶、清潔/前線員工、商場商戶、和處所負責人/物管公司/清潔承辦商對計劃的回饋,聚焦交代他們的「負評」和難處,整體觀察部分更不諱言:「不少居民反映認為垃圾徵費擾民」,反而未見著墨支持意見,也未有交代垃圾徵費未來路向。綜合不同消息渠道確認,此報告有一點呼之欲出:垃圾徵費鐵定未能於8月1日實施。

至於為何不一併在報告中交代徵費計劃的未來路向,當中有何考量呢?

參與先行先試的食肆旺角鋿晶館。(黃浩謙攝)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下周一(27日)舉行聯合會議,聽取環境及生態局交代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報告。今日提交立法會的先行先試報告,集中交代參與計劃持份者的種種「負評」和執行上的困難。

據悉,下周一的會議,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主力向立法會介紹先行先試計劃的推行情況、遇到的問題和市民的意見,就如文件最後一句:「請委員備悉上述『先行先試』計劃的報告,並提供意見。」至於會否交代計劃的最終路向,綜合消息所得,放棄計劃非選項,至於當日會否正式宣布再度押後,卻又未必會有確切宣示,但不排除官員在回應議員提問時,會有方向性的回應。

消息稱,目前距離原定推行日期、即8月1日仍有一段時間,政府仍可爭取時間籌謀,稍後公布8月1日未能推行並一併交代完整推行路線圖,包括如何做好回收配套、或回收配套設施要達至某個比例方為合適推動徵費的時機等。此外,最終究竟用「押後」或「暫緩」等字眼也要酙酌。

個別立法會議員也表明,不論是下周一或稍後公布8月1日未能落實徵費,若政府在宣布消息的同時未能一併交代路線團或推動時間表,「一定唔收貨」,畢竟法例通過至今接近3年,現時的主要障礙是回收配套與環保教育不足,若能在合理時間內投入適當資源推動,一定時間內便能解決目前遇到的難題。

不過,也有意見認為反正8月1日肯定未能落實徵費,橫豎會予人「再跪低」的觀感,倒不如下周一正式作宣布「作個了斷」,至於路線圖、時間表等可再從詳計議,不受8月1日前「死線戰」所局限。至於政府最終的抉擇,則留待下周一分曉。

政府3月刊憲宣布更改垃圾徵費實施日期

而《2021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於2021年8月通過,政府第二度押後徵費,並不會帶來法律問題。多名議員指法例的生效日期,由環境及生態局局長決定,上次由4月1日押後至8月1日時,政府3月便刊憲宣布廢除原定生效日期並宣告新生效日期。即使今次政府未能提出一個新的生效日期,當局也可先廢除8月生效的公告,日後再另行宣布徵費的生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