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Q即時通訊鼻祖6.26將停用 70與80後失專屬回憶告別「喔噢」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世界第一款即時通訊軟件ICQ,不經不覺至今已有近28年歷史,最近官方宣布表示ICQ將於6月26日停止運作,用戶可以改用另一款通訊軟件VK Messenger。對於全球的70及80後而言,ICQ是其專屬回憶,回想當年坐在電腦前一聲等待「喔噢」響起,與上線的朋友或情人一聊就是數小時。

世界第一款即時通訊軟件「ICQ」不經覺至今已有近28年歷史,不過最近官方宣布表示軟件在6月26日將會停止運作。(ICQ官方網站截圖)

1996年由以色列人發明 可隱藏上線狀態

開創先河的即時通訊軟件ICQ官網近日宣布軟件將於6月26日停止運作,用戶可以改用另一款通訊軟件VK Messenger。「ICQ」的意思為「I seek you」(我找你),由幾名以色列青年在1996年11月發明,在智能手機尚未面世時,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

當年ICQ已經可以傳送檔案。(網上圖片)

用戶透過在電腦下載ICQ,便可以發送消息、網址及文件等,大容量如一齣電影,小則一張相也可即時傳送,而後期亦可以通過網絡鏡頭進行視像通話。在當時慢速年代,發送檔案給朋友可能需要半個小時,但可以一邊等待,一邊與不同朋友聊天,提升打中文字的速度。ICQ還可以更改自己狀態顯示,或把自己上線狀態隱藏,避開與人聊天,亦可翻看他人簡介,了解其興趣和最新狀況。

「ICQ」還設可以更改自己狀態顯示,或把自己上線狀態隱藏。(網上圖片)

可隨機輸入數字結交新友

當年ICQ第一個帳號號碼是1001,僅4位數字,其後快速發展,帳號號碼很快便用到7位、8位,甚至後期的9位數字。用戶還可以嘗試在搜尋欄中,打關鍵字或是隨機打些數字去認識一些新朋友。每當認識新朋友,大多都會交換身高、樣貌、職業等個人資料,在半真半假中,因而產生了許多虛擬戀愛。

曾推手機程式牽起回歸潮

後來ICQ轉售予美國網絡廣告供應商AOL,不過由於各家即時通訊軟件陸續冒起,例如MSN、Whatsapp、Facebook、Skype等,令ICQ的用戶不免減少。ICQ又於2010年出售給俄羅斯的網路公司Mail.Ru,也曾於2011年推出Android及iOS應用程式,吸引不少人重新安裝ICQ。不過,這股回歸潮在百花齊放的通訊軟件中,終究要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