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心悅縫針事故︱專家4建議包括加強培訓 陳穎欣促訂清晰指引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5歲女童心悅往仁濟醫院在急症室縫針時突然心臟停頓,至今仍未知成因,醫管局本月就事件會見傳媒稱已邀請急症及兒科專家檢視不同照顧兒童指引並提出建議。醫管局今日(26日)在最新一期《風險通報》稱,專家就提升兒童病人臨床醫療程序安全提出的四項建議,包括加強兒童病人及家屬溝通、加強監察病人臨床指標、適當臨床個案會考慮麻醉及鎮靜治療、及加強員工培訓。

協助女童家屬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表示,有關建議未就兒童若在縫針過程中掙扎時提出具體的處理方法,她認為醫管局應對醫護及病房助理等會涉及臨床醫療行為的人員作更清晰指引,例如固定病人頭部時按壓的力度、方向等。

醫管局今年7月再就仁濟醫院縫針事件見傳媒,並多次向病人及家屬致歉。(盧翊銘攝)

心悅最新情況危殆有肺炎 略有水腫

現時5歲的女童心悅今年5月在家跌倒,送往仁濟醫院在急症室縫針時突然心臟停頓,成因未明。據知,心悅情況仍危殆,有肺炎情況,仍有水腫。

就今次事故,醫管局7月再會見傳媒,行政總裁高拔陞多次就事件致歉,稱基因檢查陰性、暫未發現心悅有任何疾病引起今次事件。他當時指,已邀請急症及兒科專家檢視不同照顧兒童指引,初步提三大建議,包括加強兒童病人及家屬溝通、加強監察病人臨床指標及適當臨床個案會考慮麻醉及鎮靜治療等。

黎先生指女兒送院時頭骨無事、頭也無水腫。(受訪者提供)

醫管局今日發布最新一期《風險通報》,提及專家就提升兒童病人臨床醫療程序的安全提出四項建議,包括:

1/當進行臨床醫療程序時,團隊需要向病人及其家長解釋程序,並徵求父母同意,包括就可能需要暫時固定兒童的四肢或身體徵求同意。
2/如需臨床固定,要避開病人氣道阻塞或限制其胸廓移動。在一般情況下,為病人提供訊息、鼓勵、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時進行鎮痛及鎮靜。要經常檢查孩子頭部位置及呼吸情況。孩子絕不應無人看管,也需要預防病人跌倒。
3/應提醒員工注意潛在併發症,要加強病患監測臨床程序,採取鎮靜治療期間更要密切監測
4/加強員工培訓,如透過訓練培訓員或使用電子學習模組

醫管局今日發布最新一期《風險通報》,提及專家就提升兒童病人臨床醫療程序的安全提出四項建議。(《風險通報》截圖)
一直跟進心悅事件的立法會議員陳穎欣在同日回應指,對仁濟至今未交代內部調查及提出具體改善縫針指引感到失望。圖左為女童心悅的父親。(工聯會陳穎欣議員辦事處提供)

陳穎欣引述仁濟縫針事故女童的家屬指,相信四項建議是因應心悅個案的情況作出建議改善措施。

陳穎欣對院方未公開交代內部調查進展感失望

陳指,醫管局應對醫護及病房助理等會涉及臨床醫療行為的人員,作出更清晰的指引,例如固定病人頭部時按壓的力度、方向等,又指建議未就兒童若在縫針過程中掙扎時提出具體的處理方法,認為醫管局亦應定期適時檢討成效,並按需要再作進一步改善。

陳穎欣表示,對於仁濟醫院至今未就心悅縫針事故公開交代內部調查進展感失望,但認為專家建議「始終有好過無」,期望可盡量避免任何不幸事件再發生。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