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英國醫學期刊報道警拘醫護違人道 伊院曾瀰漫催淚煙味

撰文:袁澍
出版:更新:

理工大學遭警方包圍已經踏入第10日,引發各方關注。繼早前醫學權威雜誌《刺針》(The Lancet)上周四(21日)刊登有關理工大學陷入人道危機的投稿之後,再有權威醫學期刊關注事件。《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簡稱BMJ)昨日(25日)刊出報道,指警方拘捕、恐嚇醫護有違國際 人道主義準則,發生衝突附近的伊利沙伯醫院曾三日瀰漫催淚煙的味道。

《英國醫學期刊》昨日(25日)刊出的報道以《香港示威:醫生指警方舉措造成公共衛生危機》為題,內文採訪了多名本港的醫護人員,關注香港近來風波中引起的人道危機及公共衛生危機問題。

11月17日,理大外示威者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示威者投擲燃燒彈,警方以催淚彈、水炮車、橡膠子彈等武力驅散。(羅國輝攝)

醫生:警方拘捕、恐嚇醫護 引發人道危機

該報道指,2019年的反修例示威衝突中,警民經常街戰,但11月時先後在兩所大學校園激戰。報道採訪了11月17日衝突爆發時曾在理工內救援的醫生文德麟,他表示當時的衝突已經如同戰爭一般。文德麟更指,警方當日曾要求所有校內的人士晚上10點前離開,否則一律定性為「暴動」。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則證實,當晚有著反光背心的醫生、護士、急救員被捕,即使他們出示了醫護資格證明和工作證件,也未能避禍。

警方其後曾在記者會上指,有人穿上反光衣佯裝醫護,因此作出拘捕。而近兩日離開理大的義務急救員,只要能提供急救證明,就可獲登記身份後放行。

醫管局在理大事件爆發後曾接收300名傷者,BMJ該報道則引述消息人士指不少傷者因為擔心在醫院被捕而寧可選擇義務醫護治理。該報道引述文德麟說,警方曾恐嚇醫護人員,拘捕義務急救員的行為也製造了寒蟬效應,相關行為是並剝奪他人接受治療的權利,有違國際人道主義準則。

在理工大學有穿着醫護字樣服飾的人士被拘捕。(網上圖片)

報道稱伊院三日瀰漫催淚煙味 多名醫生、病人出現症狀

文章亦提到催淚煙及殘留物質的問題。該報道指,自6月起,警方已經使用了大約1萬次催淚氣體,強調經常在「密閉空間、或人口密集的居民區」施放,並造成了上百宗的受傷案件,而催淚煙的遺留物質亦引發公共健康危機。

報道引述一名伊利沙伯醫院的醫生,指警方曾在17日時於伊院附近街道施放多枚催淚彈,令醫院在隨後三日內充滿催淚煙氣味,醫院內的醫生、病人許多都出現了眼乾、喉嚨痛及皮膚出疹的狀況,但這位不具名醫生表示,醫院管理層沒有理會催淚煙及殘留物對醫院、病人造成的破壞。醫護人員其後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寫公開信,要求其促使警方公開催淚彈成分,但警方至今仍拒絕。

+20

伊院:事後數天有同事感到不適

伊利沙伯醫院回應稱,事發後的數天內有同事感到不適,他們獲安排到職員診所就診,部分同事亦在院內急症室接受治療,經治療後已無大礙,未有透露人數。院方又指,醫院管理局理解事件為突發情況,已透過與警方建立的兩層溝通渠道,反映局方及員工對催淚氣體的關注。

院方表示,在上星期於個別區域暫停在空調系統抽取室外空氣,密封窗戶及開啟室內風閘等減少外間空氣進入,部分有需要的病房仍繼續加設流動空氣清新機;而由19日起,醫院已安排環境清潔,亦已陸續更換空調抽風及醫用壓縮氣體等系統的過濾網裝置,現時全院大部分地方已進行徹底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