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商家民間齊組生產線 本港口罩未來月產料過百萬個 

撰文:麥凱茵
出版:更新:

全球口罩供應緊張,港人一個口罩難求,於是民間自發籌款建口罩生產線外,也有商人在海外購買生產機器。事隔大半個月,包括商人王維基、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鍾國斌、工聯會何啟明、化學專家K Kwong等牽頭,本港未來將至少有6間本地口罩生產線,月產量逾百萬個。
當中鍾國斌與理大合作的可洗及重用的布口罩,相信可以在本月底取得檢測認證,意味首批港產口罩預料3月可以面世。鍾國斌早前透露,口罩已開始生產,逾百名車衣女工加上100台衣車,預計每日有逾萬產量。

▼常見口罩款式防疫效用▼

+4

本港生產的外科口罩,過去大多依賴懲教署工業組(CSI)每月製作的110萬個。不過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港蔓延後,本土口罩需求大增鬧口罩荒後,商界及民間為了自救都紛紛籌組口罩生產線。現時商界及民間合共料至少有6間口罩生產線,包括港視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維基、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鍾國斌、工聯會何啟明、化學專家K Kwong、科學園借用室内生態耕種植場綠芝園廠房,以及「口罩工廠」等。

本港生產口罩未來可達每月逾200萬個

在口罩荒下,一盒50個的外科口罩被炒賣至數百元,平均一個口罩要4至5元,基層市民難以負擔。有見及此,鍾國斌在上月31日表示,會運用理工大學生產的防範肺炎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及念珠菌的布料生產口罩,每個口罩可以清洗60次,相信本月中可以應市。

其後,商人王維基等人亦加入生產口罩行列。王維基在2月3日以20萬美金購入口罩生產機,至12日再成功購得口罩的濾層。HKTV mall在其專頁透露,若成功投入生產,可生產100萬個口罩。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下,港人一罩難求。有團體早前免費派發口罩,等候的人士蜂擁而上希望取得一個口罩。(資料圖片 / 龔嘉盛攝)

同時,工聯會何啟明在13日亦公布,成功於大埔工業邨覓得防污染廠房生產口罩,機器在本周便可完成裝置,他初步估計每日可生產3千多個,月產10萬個。

不時在社交平台教導港人防疫知識,化學專家K Kwong也參一腳,招募義工生產可替換口罩。他在其專頁表示,口罩雖然是布,但是可以替換濾芯,料每個濾芯價格低至2元。

室内生態耕種植場「Farm66綠芝園」早前也宣布,將大埔工業邨的廠房借給科學園,以設立約4條無塵區口罩生產線,料日產約10萬個口罩。另外,也有是藥房背景的人士在屯門成立口罩工廠,但詳情則暫未曝光。

重洗口罩三層設計 料下月可面世

在6間新的本地口罩生產線中,鍾國斌已在本月3日向公眾展示布口罩的樣本,雖然檢測認證過程受阻,但認證料可在本月底完成,加上生產口罩的過程亦已開始,在100台衣車及逾百名的車衣女工趕工下,預計每日有逾萬產量。當檢測認證報告批出後,屆時首批布口罩就可立即面世,每個預計售約100元,惟首批約3萬個不作售賣,只透過社福機構免費送給弱勢社群及長者。

有批評指口罩的布料不能預防冠狀病毒,鍾國斌早前回應《香港01》稱,即使這些口罩不能抵擋新型冠狀病毒,但可以防菌,必定較市面上的口罩質素為佳,加上布料可以被分解,也較外科口罩環保。

本地薑納米殺菌口罩16年已面世 疫情中成搶手貨

翻查資料,其實除了懲教署工業組外,本港早於2016年已有創科公司,香港盈宗製藥與科學園公司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生產出全球第一個納米纖維智能殺菌口罩NASK,達99%殺菌率,而且更獲第44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得銀獎殊榮,加上每個售價只為約20元一個,成為不少港人在今次疫情中搶購的商品。

▼疫症下的香港 不正常的日常▼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