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東區化驗團隊處理逾萬樣本 難忘佛堂群組:似進無盡山洞

撰文:李恩慈
出版:更新:

本港抗疫逾百日,公立醫院內不但有前線醫護協心戮力照顧患者,背後亦有默默耕耘的檢測人員。港島東醫院聯網微生物學顧問醫生胡家倫及港島東醫院聯網科學主任(醫務)邱莊儀,在東區醫院帶領化驗團隊,即首批「接觸」確診者的幕後人物。
二人不約而同表示,對「佛堂群組」印象最深刻。邱莊儀憶述,當時無人知曉確診個案何時會減少,「好似入咗個山洞,唔知幾時先出得返嚟,感覺好差。」然而,令團隊最煎熬的是3月海外回流潮,因化驗量以倍數上升。邱莊儀最擔心化驗過程出錯,會連累坐畢長途機的入境人士,在亞博館檢測中心一等再等。
至於是否害怕因接觸樣本而受感染,邱反問:「消防員有無得驚救火?」她謂既然選擇了新發傳染病作為化驗專業,便要勇敢面對病毒樣本。
(抗疫系列報道)

專訪|化驗師親歷鼻咽抽樣痛楚 每日見樣本編號如親身認識病人 

專訪|東區「唔使瞓」微生物醫生心繫檢測 凌晨與張竹君商疫情

左起:港島東醫院聯網臨床病理部科學主任(醫務)邱莊儀、微生物學顧問醫生胡家倫、部門經理鄭玉華、微生物學醫務化驗師何曦詠。(高仲明攝)

本港新型肺炎疫情開始至今近4個月,港島東醫院聯網化驗了超過1萬個病毒樣本;東區醫院截至5月12日治療了129個確診個案,僅次於排首位、瑪嘉烈醫院的140個;同期,律敦治醫院亦照顧了49個確診患者。 

「佛堂群組」出現首日 已發現個案有關聯

2月確診的群組患者集中在東區,當時港島東醫院聯網接收了全港四分之一的患者。由1月底開始,「打邊爐家族」的11名患者先後確診,然後「佛堂群組」的19個成員接踵而來,至3月初才平息。

被問到疫情中最難忘的時期,港島東醫院聯網微生物學顧問醫生胡家倫及港島東醫院聯網科學主任(醫務)邱莊儀異口同聲說:「佛堂群組。」胡家倫表示,前線同事在該群組首名患者確診當日,即2月19日,已發現同日數宗個案有關連。而每逢有大型傳播群組出現,均會有很多接觸者因擔心受感染,到醫院接受檢測,令實驗室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邱莊儀憶述,當時無人知曉確診個案何時會減少,「好似入咗個山洞,唔知幾時先出得返嚟,感覺好差。」

至於是否害怕因接觸樣本而受感染,邱反問:「消防員有無得驚救火?」既然選擇了新發傳染病作化驗專業,便要勇敢面對。

▼點擊下圖看化驗程序▼

+1

律敦治醫院爆醫護染疫疑雲 封病房三小時

疫情爆發至今未有醫管局醫護人員確診,胡家倫及邱莊儀均感到非常慶幸,但在疫情爆發初期,大家對病毒一知半解,曾有多名醫護人員懷疑受感染。

邱莊儀猶記得在2月初,某夜凌晨突被召回化驗室,全因懷疑律敦治醫院有醫護人員染病。涉事的醫護人員曾經處理確診病人,轉回普通病房工作後,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當晚化驗室人員、懷疑染疫醫護的上司和同事都大為緊張,更一度將有關病房封鎖三小時。

邱莊儀了解事態危急,「如果唔即時化驗個樣本,病房就要封到第二日」,毫不猶豫便趕回化驗室。但當晚負責運送病人樣本的醫管局專車「尾班車」已過,正駛往東區醫院的司機聞言,立即在東區走廊「飛車」掉頭,回到律敦治醫院接載樣本至東區醫院化驗。邱表示,化驗團隊不止化驗師,還有賴前線醫生、文職人員及司機等互相配合,才可確保化驗的效率及準確度高。

邱莊儀最擔心化驗過程出錯,會害坐畢長途機的人士一等再等。(高仲明攝)

最高峰每日處理逾300個樣本

確診浪潮一波接一波,令團隊最煎熬的是3月海外回流潮。胡家倫說,實驗室平均每日能化驗約100個樣本,而回港人士紛至沓來的那段日子,化驗量以倍數上升,最高峰是3月26日,共處理了304個病人樣本。他續說,當時實驗室的兩部機器合共能處理48個樣本,所以304個樣本需分六輪化驗,每輪需時3至4小時。

邱莊儀最擔心化驗過程出錯,會連累坐畢長途機的入境人士,在亞博檢測中心一等再等,「如化驗兩次,加埋要等8個鐘啊!將心比己,邊個想咁?」她多次叮囑同事小心進行每個步驟,否則重頭再來,自己亦盡全力做好最後把關。

4月的確診者數字稍降,而且實驗室添置了一部新的化驗機器,每次可處理96個樣本,化驗需時亦減半。邱莊儀表示,同事們終於可鬆一口氣,「狀態由打仗變為練兵」,訓練更多新人化驗傳染病樣本。胡家倫預料病毒將成為新常態,未來會按情況調整如何應對。

胡家倫及邱莊儀化身「金主」,全數資助同事購買心儀的零食。(高仲明攝)

實驗室轉24小時工作 上司化身「金主」慰勞同事

本港疫情出現後一個月,群組個案源源不絕,實驗室於2月23日改為24小時運作,密鑼緊鼓做化驗。同事需分三更工作,其中通宵更通常只有一人當值。

胡家倫及邱莊儀作為上司,深明通宵更同事肚子空空會很難受,於是化身「金主」,全數資助同事購買心儀的零食,以慰勞他們的付出,冀令他們感受到背後有人支持。邱笑言,同事們將那櫃滿瀉的零食稱為「世紀末日包」,因為那段不分日夜的顛簸日子,對他們來說猶如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