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於荃灣路、西九龍走廊推區間測速 自動識別車牌監察車速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為打擊超速駕駛,運輸署早於2013年曾推「偵察平均車速攝影機系統試驗計劃」﹙又稱區間測速﹚,計劃於道路上安裝偵察平均車速攝影機系統,利用自動車牌識別技術辨認車輛,監測其平均車速。不過當年由於被質疑效益、私隱等問題,計劃最後作罷。
運輸署回覆《香港01》表示,今年將再推展計劃,擬在近港鐵荃灣西站至荃灣公園的一段荃灣路;以及近櫻桃街公園網球場,至長茂街的一段西九龍走廊,安裝偵察平均車速攝影機系統。運輸署已委託機電工程署作相關設計工作,測試系統的實際位置及長度仍在規劃中。根據運輸署早前於區議會說法,預料2021年上半年,將正式測試系統。

政府曾擬在2015年,於深圳灣公路大橋試驗「偵察平均車速攝影機系統試驗計劃」,但有議員擔心私隱等問題,最終計劃作罷。(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議員憂私隱外洩 深圳灣公路大橋試驗取消

政府於2013年時,曾計劃推展試驗計劃,目標在2015年時,在深圳灣公路大橋試驗,非經常性開支約為1,126.7 萬元。當年計劃曾於立法會審議,有議員擔憂系統會拍攝道路上的汽車和車牌,或牽涉私隱問題。另外,有議員認為,未能證實系統的成本效益;亦未能證實系統較原有偵察車速攝影機優勝,最終試驗計劃作罷。

去年4月,運輸署在立法會上透露,擬於2019年第四季,再推試驗計劃;之後進一步於區議會透露,計劃於荃灣路的一段安裝系統,並於2021年上半年測試。

運輸署說,系統較「快相機」更有效在長路段遏止超速駕駛。(資料圖片)

運輸署回覆《香港01》表示,今年推展計劃,在近港鐵荃灣西站,至荃灣公園的一段荃灣路;以及近櫻桃街公園網球場,至長茂街的一段西九龍走廊,安裝偵察平均車速攝影機系統。

運輸署指,系統需在路段的出入點,各設一部攝影機,然後利用自動車牌識別技術,辨認駛經出入點的車輛車牌,從而計算車輛在該路段上行駛的平均車速,以偵測是否超速。

運輸署:荃灣路及西九龍走廊曾有非法賽車

對於為何於上述路段試行,運輸署解釋,荃灣路及西九龍走廊曾有車輛超速及非法賽車,初步認為使用系統會較固定偵速攝影機﹙即快相機﹚,更有效在長路段遏止超速駕駛,司機會更留意在整個路段上的車速,而非只是駛經快相機前才注意車速,從而改變司機駕駛態度。

運輸署表示,完成安裝後,會試驗系統在香港實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包括在不同的交通及天氣狀況下,對系統運作的影響。在回覆區議會時,署方指測試期間,警務處不會使用系統所收集的影像執法,而且相關數據在測試完成後刪除。至於私隱問題,署方表示已委聘顧問作私隱影響評估,在應用系統收集和處理數據時,會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要求。

田北辰認為,只要系統避過拍攝司機容貌,純粹偵測車牌,就可解決私隱問題。(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田北辰:唯一方法解決非法賽車

曾任荃灣區議員的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接獲不少荃灣居民投訴指,晚上常有非法賽車,難以入眠。他形容安裝系統是「唯一解決方法」,因超速者於「快相機」前會急煞,避過偵測後再加速,過程產生大量噪音;相反,該系統可防止司機突然踩油超速。

至於私隱問題,田北辰認為,只要系統避過拍攝司機容貌,純粹偵測車牌,就可解決問題。不過他亦補充,由於無法辨別司機,有可能引致「頂包」問題,亦未必能以扣分懲罰,故需上調罰款,增加阻害力。

民主黨議員林卓廷則認為,以現時的社會氣氛,增設任何監察、拍攝功能的系統,都容易引起社會爭議。他認為只要警方勤於執法,同樣可解決非法賽車問題,毋須加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