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告別房委會 黃遠輝認短期難解房屋問題:再艱難都要起步

撰文:梁德倫 張嘉敏
出版:更新:

黃遠輝日前卸任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主持最後一次會議後,向傳媒總結多年感受,以一句「對不起」為未能改善公屋輪候時間致歉。
放下肩上重擔,他不諱言港人短時間內難見房屋問題現曙光,「現行分配制度,唔能夠推倒重來。」他亦堅信,只要政府做到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所提倡的全部建議,長遠於20、30年後有機會解決問題。
不過,黃遠輝坦承政府處理土供組建議的進度緩慢,冀政府展現魄力:「以往知道問題所在,但無起步過,到最後講吓又一年...大家唔好放棄,再艱難都要有一個起步。」他亦告誡:「香港每個人都為高樓價付緊代價...越拖得耐每個人付嘅代價越高。」

黃遠輝年少時曾居於漁灣邨,當中社區會堂更滿載兒時回憶。(張浩維攝)

16年前加入房委會,亦在城規會審議土地規劃申請12年,亦是「土地大辯論」的推手,黃遠輝以「偶然」來形容與香港房屋及土地政策的緣份。

房委會助上樓、上車

不過,或許一甲子前、一個居於天后廟道木屋區的小伙子,早已與香港房屋問題結緣。黃遠輝小時候與家人同住天后廟道的木屋區,當年曾經歷兩次火災,其後政府欲發展木屋區一帶,一家人獲安置上樓,取於未重建前的柴灣邨徙置大廈,其後再搬至漁灣邨,「上樓有一個好大提升,唔需要怕有火災、有風雨。」其後,他更成功以綠表買了附近的居屋予父母居住,「我係公營房屋政策嘅受惠者。」

延伸閱讀:

【專訪】黃遠輝籲政府多聆聽 勉勵港人不要放棄夢想

 

黃遠輝說,最難忘的是屋邨內的人情味、鄰里間的守望相助。(張浩維攝)

訪問當天,相約在留下不少青蔥回憶的漁灣邨,黃遠輝指向社區會堂談及生活點滴,「嗰時喺度搞活動,幫區內老人做清潔、健康檢查。」「長長嘅走廊,大家成班細路喺度踢波。」重訪成長舊地,「最強烈嘅感覺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鄰里間守望相助,當中嘅人情味。」

近年與房屋問題糾纏,但黃遠輝職場上一路走來,卻與「屋」無關。初入職場,先在馬士基香港分船公司任職,主要助海員申請簽證、協助上船等,當時上司推薦他另覓發展,並為他寫推薦信,「嗰時一係入銀行,一係做公務員。」

擔任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期間,黃遠輝曾收緊富戶政策及寬敞戶標準,惹來不少批評,但他稱需要堅守公平原則。(張浩維攝)

47歲首次退休 加入房委會因一段短片

他最後選擇加入渣打銀行,一待便是30年,從文員做起、其後「膽粗粗」申請轉職做交易員,最後獲升任中國區行政總裁。從小伙子攀至銀行大班,離開渣打時只是47歲,「嗰時打算50歲退休。」從銀行界退下火線之際,竟因為曾住公屋的往事,獲房委會邀請為50周年拍攝短片,他形容猶如上天安排,為他走進房屋界牽線,亦為16年房委會公職生涯掀起序幕。

不能推倒現行分配制度 只可「睇餸食飯」

於2004年獲房委會邀請加入財務小組、翌年接任小組主席並成為房委會委員、2012年接任資助房屋小組主席,在任主席8年,見證公屋輪候時間攀升,從2.7年低位升至最新5.4年。告別房委會時以「對不起」作結語,再談起這個結,黃遠輝說短期內難解決房屋問題,「現行分配制度不能夠推倒重來,就算今天社會有共識增加土地供應,都不能夠明日就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可以有22平方米。」

他說,難以大刀寬斧改動現有的公屋編配方式,於供應不足情況下,只能夠「睇餸食飯」。在任內他曾處理收緊富戶政策及寬敞戶標準,坦承每年只約收回50個單位,更形容只算「小修小補」,但坊間卻惹起大爭議,面對擾民、傷財等批評,他重申更著重公平原則,「係講畀社會聽,房委會注重僅有資源公平分配。」

政府處理土供組建議進度慢 盼別再拖延

黃遠輝說,房屋供應問題源於土地不足,而自回歸後政府覓地速度慢;回看當年麥理浩年代,推出10年建屋計劃,配以「以屋換地」的發展政策,他認為當年政府有意識改善房屋、民生、政治環境,最終得回的價值多於興建公屋的成本,「當時政府係除笨有精。」

半世紀過去,他領導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交報告至今1年半,儘管獲政府稱「全面接受」,但黃遠輝承認進度慢,「香港每個人都為高樓價付緊代價...越拖得耐每個人付的代價越高。」面對困局,他仍然堅信,只要全面落實土供組的建議選項,長遠在2、30年內仍有機會解決,寄語政府要有魄力、勇氣,「以往(政府)知道問題所在,但無起步過,到最後講吓又一年,講吓又一年...希望大家唔好放棄,再艱難都要有一個起步。」

大家唔好放棄,再艱難都要有一個起步。
黃遠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