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檢測|中心組長出動小法寶助小童採樣 直言工作辛苦但有意義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政府推行全民檢測「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招募6,000名醫護及相關人員、學生協助為市民採樣。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過百名護士主動請纓參與工作,當中包括香港急症科護理學院院士曾美玉,她於檢測中心擔任隊長,形容工作比起日常於公立醫院急症室更為辛苦,因需密切留意場內狀況,調動人手及解答市民疑問,「啲保護衣防水、有啲焗,我成身濕透。」但她樂於參與工作,認為十分有意義。
護專副院長陳子中表示,曾遇到有小女孩害怕被採樣,臨時逃跑,離開檢測中心,他後來耐心哄她,最終小女孩接受了檢測,更遊說父親參與,「佢帶佢爸爸嚟,話唔驚㗎,我做咗啦!」另外,醫護留意到小童容易調亂樣本瓶的問題,出動「小法寶」,於樣本瓶及小童手腕繫上相同顏色的橡筋,避免出錯。

香港護理專科學院副院長陳子中(左)及香港急症科護理學院院士曾美玉講述參與檢測中心採樣工作。 (余俊亮攝)
市民於檢測中心內接受醫護人員採樣的情況。  (余俊亮攝)

女童由驚到走 變成幫手帶父親到來檢測

香港護理專科學院副院長陳子中於屯門大興體育館擔任醫護組長兩天,負責管理協助市民採樣的醫護團隊,他笑言醫護面對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應對小朋友。他憶述一個6、7歲的小女孩在父親陪同下到中心,登記資料及取樣本瓶後,卻突然逃跑,「佢埋到個站話好驚,即刻走佬!」

數小時後女童及其母親再次到檢測中心,陳子中耐心哄她十分鐘,「我出去氹吓佢,話我同你揀個最舒服、最好嘅姑娘。」最終女童接受了採樣,翌日更帶同父親到檢測中心,「佢帶佢爸爸嚟,話唔驚㗎,我做咗啦!」

+3

靠顏色橡筋確保小童不會撈亂樣本瓶

陳子中續稱,市民於檢測中心核對個人資料後,獲發的樣本瓶上只有條碼,「如果有一個大人帶住三個小朋友嚟,個媽咪拎住4個樽,或者小朋友互相撈亂啲樽,會好麻煩,又唔可以對返個名。」醫護人員擔心難以核對樣本瓶誰屬,影響到檢測結果,遂出動「小法寶」,於樣本瓶及小童手腕繫上相同顏色的橡筋,「例如喺個樽同小朋友手上都箍條紅色橡筋。」

有曾經在大興體育館接受檢測的市民形容醫護人員十分專業,採樣過程毫無痛楚。今年57歲的鄭先生是退休的懲教署職員,現時於貿易公司任職中港司機,惟疫情下無法前往內地工作。他指自己在9月2日接受檢測,「枝拭子棒有少少藥水味,但一啲都唔痛!」

陳子中表示,沙士時身邊有同事不幸染疫離世,今次參加計劃擔任組長,希望保護到醫護團隊免受感染。 (余俊亮攝)

辛苦過在急症室工作 十分有意義​

參加檢測的市民增多,大興體育館首兩天各有約1,000人接受檢測,但第三天全日有超過1,900人,醫護都「密密手」地為市民採樣,熟能生巧,採樣時間愈來愈快。香港急症科護理學院院士曾美玉於檢測中心擔任組長或副組長,她指醫護工作十分忙碌,「無停手,逐檔(醫護人員)只可偷啲時間去廁所、飲水。」雖然場內有冷氣,但她仍汗流浹背,「啲保護衣防水、有啲焗,我成身濕透。」

她直言工作比起日常於公立醫院急症室更為辛苦,「無諗過咁辛苦,平時唔使企足12個鐘。而家要睇住檔口夠唔夠人,要唔要安排同事飲水、去廁所,點樣搵個人代替個位,好攰!」長時間戴N95口罩,令她臉上突然冒出大顆暗瘡,也有醫護人員因不斷用酒精搓手液而致手部過敏。

曾美玉於公立醫院服務超過20年,現時於屯門醫院任職病房經理,沙士時她僅畢業兩、三年,當時面對疫症十分「驚青」,現時成熟不少,懂得如何做好感染控制,亦有經驗帶領一眾醫護共同抗疫。她稱參與檢測中心工作,因為可以幫到市民,十分有意義,「而且唔係成日有呢種機會,想見識一下。」

曾於屯門醫院及北區醫院工作的陳子中就指,沙士時身邊有同事不幸染疫離世,今次參加計劃擔任組長,希望保護到醫護團隊免受感染。

護專百名護士「包辦」兩中心採樣工作

二人來自的香港護理專科學院共派出過百名護士協助採樣,包辦了大興體育館和深水埗保安道體育館兩間檢測中心的服務,亦是食物及衞生局指派唯一的醫護人員後勤補給隊,支援緊急的人手安排。陳子中稱,大興中心內醫護最少有一、兩年經驗,大部分屬資深專科護士,而且互相認識,又懂得如何處理突發事宜。他指護專護士都積極參與今次計劃,希望盡量找出隱形患者 ,使香港盡快回復健康。

▼全民檢測計劃展開 市民及官員參與情況▼

+12

▼袁國勇示範並比較四種檢測採樣方式優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