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起底刑事化 記協憂限採訪自由 礙偵查報道

撰文:鍾妍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於今早(4日)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中透露,會爭取在今個立法年度完成草擬修訂《私隱條例》,將起底行為刑事化。林鄭同時指出,會賦予私隱專員刑事調查和檢控權力,更有法定權力要求社交平台或網絡公司移除起底內容。當局又會重新檢視公共登記冊的法律規定及行政安排,有需要或會修例加強保障私隱。
林鄭事先張揚收緊查冊及打擊起底做法,隨即引起收緊新聞採訪自由的憂慮。記協表示,對有關舉措極度關注,憂慮當局借打擊起底為名,限制合法的採訪自由。有新聞學者亦認為,政府是需要被監察一方,政府提出修例,存在角色衝突問題。

記協︰起底與傳媒查冊採訪完全是兩回事

記協指出,過去不少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的報道,包括政府高官僭建及選舉舞弊等,都是透過查冊方式揭露,一直以來從未發生過傳媒濫用查冊資料事件。記協強調,查冊採訪工作,與取得市民個人資料起底行為,「完全是兩回事」。

記協認為,特首今日並無進一步交代傳媒查冊安排,「令人憂慮當局借打擊起底為名,限制合法的採訪工作。」記協促請特首承諾,保證不會對採訪用途的查冊作出限制,以保障僅餘的新聞自由。

記協主席楊健興擔心,起底刑事化後,傳媒作調查報道或會觸及法律問題。(ZOOM截圖)

記協主席楊健興指,特首今日無提傳媒採訪查冊問題,認為起底刑事化會令傳媒作調查報道不只更困難,更有可能觸及違法問題。他認為,只要在傳媒工作者填寫查冊申請時,可填寫作為採訪用途就可。他又質疑,現時立法會只剩下一種聲音,修訂如此具爭議性的條文,是否恰當。

學者︰起底刑事化應小心研究

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指,就起底刑事化應小心研究,就「起底」的定義應相當窄,他指,起底行為涉惡意造成仇恨和歧視,與一般傳媒或其他公司機構對個別人士的調查不同。他亦質疑現時起底情況大幅收斂,現行亦有法例檢控起底人士,是否有必要再修例。

呂秉權認為,若政府做得比較「濫」,某程度會削弱知情權,無法監察有權力的人士。他同時指出,政府亦是應受監督一方,推行收緊查冊等修例安排有「角色衝突」,讓當權者操控起底定義,或令政府能免被監察,社會失去制衡。

呂又質疑,政府是次舉動或受國家影響,過去涉國家安全的資料,如國安公署圖則都被收起,估計政府是希望全方位檢視現時的公開資料,相信傳媒只是受影響的其中一環。

私隱專員︰「起底」對受害人影響嚴重並持久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歡迎政府建議修訂《私隱條例》打擊「起底」。她稱,私隱公署會參考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相關法例,以便就「起底」罪行的定義、刑罰、 舉證門檻、私隱專員的法定刑事調查及檢控權力等事宜,作出切實可行修例建議。

鍾麗玲指,「起底」對受害人影響嚴重並持久,根據私隱公署上星期(1月28日)公布的問卷調查,至少三分之二受訪者支持賦權私隱公署處理「起底」行為,以及要求社交媒體平台和網站刪除「起底」內容、進行刑事調查,以及提出檢控。

私隱公署自2019年6月起,至今年1月底,共處理5,560宗「起底」個案。 私隱公署同期曾 260多次去信共18個涉事網上平台營運商,要求移除共5,235條有關「起底」的連結,當中有3,801條連結(即 73%)已被移除。私隱公署於同期已將 1,400 多宗個案轉介予警方作進一步刑事調查及考慮檢控,並將59宗涉嫌違反禁制令「起底」個案轉介律政司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