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校︱周秀娜母校鴨脷洲街坊學校派0班 法團校董會積極探討路向
教育局昨(13日)向各官津小學派發「開班信」,兩間小學下學年被「派0班」,其中一間為逾70年歷史的鴨脷洲街坊學校。有家長表示兒子正就讀小一,入讀前已知學生人數少,但因為覺得適合而選擇。面臨殺校危機,她說不願兒子轉校,「真係唔想佢轉,都鍾意呢間學校」,希望教育局給予學校機會。校長温樹雄則表示,對於學校選擇哪個方案未有定案,稍後再作公布。
該校法團校董會今午(14日)表示,會積極跟進情況,稍後與各持分者舉行交流會,探討學校未來的發展路向,務求能作最理想的安排。校董會指,無論面對任何困境,全體教職員必定會謹守崗位,以專業態度做好教育工作,繼續用心照顧每一位學生。
兩間學校下學年被「派0班」資助小一,為天主教博智小學及鴨脷洲街坊學校。學校被「派0班」,以往有4個方案,今年取消「特別視學」方案,而開辦私立小一方案亦「加辣」,學校承擔該班學費直至他們小六畢業,增加以此方法「救校」的門檻。餘下兩個方案為停辦或合併。
鴨脷洲街坊學校法團校董會今午(14日)表示,昨午獲教育局通知25/26學年未能獲派資助小一班,會積極跟進情況,稍後與各持分者舉行交流會,探討學校未來的發展路向,務求能作最理想的安排。
校董會指,近年整體人口結構問題備受關注,適齡學童持續減少,「對香港教育界帶來不少衝擊」,並指南區情況尤其嚴峻。會方稱,學校面對這艱難時期,一直秉承「誠、信、勤、敏」的辦學宗旨,迎難而上,無論面對任何困境,全體教職員必定會謹守崗位,以專業態度做好教育工作,繼續用心照顧每一位學生。
如轉校或考慮跨區
劉小姐的兒子在鴨脷洲街坊學校就讀小一,她指報讀前已知道學生人數少,但因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對學生關注和支援較多,因此仍選擇此校,「報嘅時候已經知少人,但可以focus多啲喺小朋友度」。她說不想小孩轉校,未有任何打算,稱區內沒其他類似理念的學校,或要考慮跨區上學。她希望教育局給予學校機會,「因為真係唔想佢轉,都鍾意呢間學校」。
小二家長:如殺校可能離開香港
關先生的兒子在該校讀小二,對於學校被「派0班」的消息,他說「冇辦法,政府要我哋咁做,都冇計㗎喎」。他表示兒子學習不太好,直言「連呢啲學校都殺埋,即係叫香港人唔好留喺香港、唔好生仔」,被問到面臨殺校危機或要轉校,他指「可能離開香港囉」。
吳先生的兒子讀六年班,雖然不受影響,但他仍感可惜,喜歡學校小班教學,每個學生都被教師認到。他留意到學校收生人數愈來愈少,指「(派0班)係遲早嘅事,只係唔知幾時」。
替代校董感失望 校方未有定案
替代校董郭小姐兩個小孩都在這裏讀書,一個已畢業、一個讀小三。她指昨日看新聞得知被派0班,感到失望。她形容,學校「很有愛心」、有教無類,大兒子有特別學習需要,學校都能提供足夠支援。她說,會與校方商討選擇哪個發展方案。校長温樹雄表示,對於選擇哪個方案未有定案,稍後再作公布。
讀小五的鄭同學表示,不知道學校下學年被派0班。他形容學習氣氛「開心」,壓力不大,有很多課外活動,例如自己有參加足球班、舞獅。他亦喜歡學校小班教學,小五兩班分別有12、廿幾人,「少啲人,冇咁擠迫」。他怕學校面臨殺校,以後不能再回校。
就讀小六的盧同學擔心若殺校學校會被遺忘,「冇咗啲歷史」。他指老師和同學都好好,如果畢業後不能回校探老師,會感到不開心。
鴨脷洲街坊學校1954 年由福利會創辦,1987 年遷至利東邨現址。2023/24學年全校有 9 班、共1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