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氣流|梁榮武:北風與溫帶氣旋疊加 吹至本港屬巧合現象
撰文:吳綽詩
出版:更新:
沙塵氣流昨日(13日)起襲港,能見度下降,今早多區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亦錄得高至甚高。前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分析,今次沙塵因冷空氣造成高壓脊,令空氣湧至南面,同時低壓區產生的風場與高壓氣流一致,形成疊加作用,導致蒙古的沙塵吹至本港。
+3
沙塵氣流襲港不常見 對上一次15年前
前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今早(14日)接受電台訪問,他表示,沙塵氣流在香港並不常見,上一次已是2010年。他分析,今次沙塵主要由兩個因素配合,「第一風要夠大,第二路徑要吹至我哋呢邊」。
圖一. 2010年3月20日上午10時50分的地球觀測衛星真彩圖像。當時沙塵位於華北地區。(天文台圖片)
圖二. 2010年3月21日下午1時6分的地球觀測衛星真彩圖像。當時沙塵向東南擴展至華中及華東地區。(天文台圖片)
圖三. 2010年3月22日上午10時38分的地球觀測衛星真彩圖像。沙塵影響至台灣及其鄰近的海域,華南大部份被雲所覆蓋,未能從衛星觀測。(天文台圖片)
內地風力類近港10號風球 遇疊加效應
梁榮武指,這一兩日內地風力強,多地達13級大風,風力相近本港的十號風球。至於風向,他解釋,冷空氣造成高壓脊,令空氣湧至南面,同時低壓區所產生的風場,與高壓氣流一致,「所以有疊加作用」,形容現象巧合。他補充,情況類似颳風與季候風疊加,今次則是北風、溫帶氣旋而形成。
他又說,近年蒙古的畜牧活動增加,會引起更多沙塵暴,「啲牛呀羊呀,駱駝呀,多咗好多,所以草原開始有荒漠化出現」。不過,他指並不一定南下、吹至香港,很多時吹至日韓。
▼4月13日沙塵氣流襲港▼
+2
+7
沙塵氣流襲港|回顧2010年「世紀沙塵暴」 懸浮粒PM10升至破紀錄天氣|今仍受沙塵天氣影響能見度較低 日間炎熱非常乾燥約28度沙塵天氣|環保署料稍後空氣污染嚴重 可吸入懸浮粒子暴升約30倍環保署預測沙塵天氣殺到香港 可吸入懸浮粒子周六深夜抽高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