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3事故揭2「老」問題 無人知系統可重置 舊信號系統易受波及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將軍澳線/港鐵/港鐵故障/港鐵停駛】港鐵4個月內發生三宗嚴重延誤事故,其中2月5日的東鐵線工程車未能駛離事故,港鐵已提交報告,調查顯示,港鐵工作指引缺乏針對性程序予操作人員應對有關情境,致操作人員當時未得悉可透過緊急模式重置系統,因此未能在較短時間完成復修。

至於周四(22日)黃昏最新發生的將軍澳線暫停服務事故,曾任港鐵工程師、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張欣宇指,由於將軍澳線海底隧道路段採用舊式信號系統,雖然設計上獨立於架空電纜,但仍然容易受到路軌旁的電力系統影響。

綜合兩宗事故,張欣宇認為揭示了港鐵設備老化及維修人員青黃不接問題,對於2月事故中無人得悉可系統重置更感匪夷所思,「基本上『有花有柴』(高級主管)都去晒現場,呢個說明咩呢?即係一連串嘅人都唔識嘅。」

港鐵將軍澳線5月22日下午5時許起因電力供應故障停駛。在油塘站過海往北角月台,一度有不少人等待港鐵安排,最終列車服務未有恢復。(羅國輝攝)
+6

港鐵4個月內發生兩宗東鐵線延誤事故,一宗將軍澳線停駛事故,三宗事故都涉及到最繁忙的上下班時段,對市民造成影響。

2月5日東鐵線延誤約7小時 因人員無法解決安全保護系統

因應東鐵線兩宗工程車事故,運輸及物流局稱,港鐵已提交報告,其中2月5日凌晨約4時,東鐵線一列工程車在粉嶺站至太和站路段完成工作後,吊機工作人員按正常程序透過「水平調節系統」的自動及手機操作模式,多次嘗試調校吊機基座回復至水平狀態,但未能如常復位,更觸發安全保護機制。

最終工程車需要移至傾斜度較低的路段,讓安全保護系統自動解除,列車方可駛回車廠。上述事故導致東鐵線延誤近7小時,直至當日下午約1時,列車服務才逐步恢復正常。

2025年2月5日,故障工程車經搶修後,正移離行車線。(資料圖片/黃學潤攝)
+2

報告指港鐵無提供相關操作指引 若啟動緊急模式便可較短時間解決

報告指出,當吊機的安全保護系統,偵測到「水平調節系統」斜度超過預設範圍,則會自動鎖定,即自動及手機操作模式都無法調整吊機的水平。不過若工作人員此時啟動緊急模式,只要重置系統便可恢復操作「水平調節系統」。

調查發現,港鐵的工作指引缺乏針對性程序予操作人員應對有關情境,操作人員當時並未得悉可以透過緊急模式重置系統,因此未能在較短時間完成復修。

換言之,若港鐵安排工程人員能夠加強復修訓練,便不會發生近7小時的延誤事件。報告其中一句更直接指出問題所在︰

港鐵公司就涉事工程車的操作手冊及復修指引,並未有因應製造商的操作指引,提供針對性的復修程序,以致團隊未能及時重置系統;而在復修期間的應對需時,以致延長了復修所需的時間。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文件
2025年4月27日,涉事工程車逐步被移動到火炭站月台。(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4月27日,涉事工程車停在路軌上。(資料圖片/李家傑攝)

4月27日東鐵線延誤約8小時 因工程車升降台發生故障

無獨有偶,4月27日的事故同樣發生在東鐵線,當日凌晨約4時一列工程車在火炭站附近完成檢查架空電纜後,因控制工程車升降台液壓缸的液壓控制閥發生故障,升降台無法降下,同時因升降台靠近架空電纜,工作人員只能將工程車部份組件移除,方可將工程車駛離相關路段,最終列車服務在中午12時才逐步恢復正常。

5月23日將軍澳線停駛約5小時 電力及信號系統連鎖故障

至於昨日的將軍澳線停駛事故,雖然仍有待港鐵提交詳盡的調查報告,惟港鐵昨日初步調查發現,由於將軍澳線北角至油塘段的海底隧道,電力系統故障跳掣,導致電力供應中斷,其後北角至寶琳及康城的信號系統亦相繼受到影響,最終整條將軍澳線停駛約5個小時。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張欣宇。(資料圖片/陳葦慈攝)

張欣宇解釋舊式信號系統易受架空電纜影響

事實上,近年港鐵的事故可歸咎於兩個主因,可分為設備硬件老化及維修人員青黃不接。曾任港鐵工程師、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張欣宇指出,由於將軍澳線海底隧道路段採用舊式信號系統,雖然設計上獨立於架空電纜,但仍然容易受到路軌旁的電力系統影響。

張欣宇認為,若港鐵完成更換信號系統,受影響的範圍便不會擴大至整條將軍澳線。「你琴日都睇到啲片啦。佢跳嗰下其實爆嘅火花都幾勁,有機會嗰下個電流太大,影響埋信號系統,令到兩者有連鎖反應。」

港鐵將軍澳線5月22日下午5時許起因電力供應故障停駛,有港鐵工程人員到北角站月台檢查。(梁鵬威攝)
+8

對於上述報告所指的「未有因應製造商的操作指引,提供針對性的復修程序,以致團隊未能及時重置系統」,張欣宇感到非常錯愕︰「我睇到份報告正正第一個反應就係咁都得?真係匪夷所思。」

料2月5日東鐵線延誤與人手青黃不接有關 部份知識或技能已失傳

張欣宇指,過去數年受到移民潮影響,港鐵多個部門嚴重青黃不接,即使目前已聘請足夠人手,但部份知識或技能已經失傳。若以2月5日的事故為例,他批評上層至下層竟然無人得知可啟動緊急模式解決事件,否則東鐵線早在正常服務時間前已可如常通車。

其實基本上「有花有柴」都去晒現場,呢個說明咩呢?即係一連串嘅人都唔識嘅,如果第一Team嘅人唔識我覺得都唔奇怪,但後尾高級經理、乜乜總全部去晒,但最後都搞唔掂,呢個真係好大問題。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張欣宇
+9

張欣宇籲港鐵內部減少無謂文書工作 增加演練增強前線信心

張欣宇表示,由於市區多條線路,包括荃灣線、港島線及觀塘線,已踏入「中老年」階段,港鐵早已陸續更換信號系統,惟2019年3月18日凌晨測試信號系統期間,由於保護系統失效,導致荃灣線有兩列列車行駛時發生碰撞,估計港鐵更換信號的速度因而受到影響。

更換硬件需要確保系統穩定,或不能操之過急。張欣宇建議,港鐵內部應減少無謂的文書工作,避免前線人員浪費精力,同時應增加實戰演練,讓他們累積經驗,以增強應對突發事故的信心。

某程度上維修呀、搶修呀,同消防員差唔多。如果消防員成日做文件嘢,應付文件檢查,佢哋會唔會有信心呢?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張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