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國稱須確保司法界應用AI得宜 應用不當或帶來危機及錯誤結果

撰文:朱幼麗
出版:更新: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今早(7日)在資深大律師就職禮演說中,提及最近熱烈討論的人工智能(AI)在法律界應用及衝擊。林定國指,這個新科技無疑是非常有效率,但若處理不當,如引用錯誤而不存在的資料,有可能帶來危機,甚至完全錯誤結果,故認為業內人士在使用新技術之餘,亦要負上專業責任,以確保這個新科技能應用得宜。

3名大律師今獲委任為資深大律。
+7
人工智能提高效能亦帶來風險
林定國在演辭提到,司法界現時面臨的首個挑戰,無疑是創新科技的衝擊,他指的是人工智能,這工具的出現,無疑令效率提高,然而亦要考量到這技術對行業整體性的影響。他引述英國法院近期所下一個決定,有法官提到,人工智能是一個工具,帶來機會亦同時帶來風險,並應該有適當地審視,令它能使用得當,以確保行業在使用其便利時,能保障公眾對司法公義的信心。
人工智能也會找出不存在或不準確的資料
林定國指出,在法律研究上使用人工智能已變得普及,人工智能作為工具,如常用的模型ChatGPT,能攝取多國廣泛的資訊,然而研究亦不能過依賴這個技術,因為這工具有時會找出看似相關但不存在的資料,但該些內容有可能是完全錯誤和不真實的。
法律研究不能過分依賴人工智能
林認為若過分依賴人工智能作法律研究,有機會對行業造成危機,認為業內人士有專業責任,去審查資料是否正確,這對執行司法公義,及公眾對司法制度的信心,相當重要。故認為業界應負上責任,確保在使用人工智能協助的同時,也要確保資料準確及應用得宜。
盼資深大律師亦加入說好香港故事
林亦提到在一個兩制的制度下,如何令香港的普通法系統與內地的司法體系,能起協同作用,及如何能維持香港法治的形象,亦是司法界的重大挑戰。林在資深大律師的就職典禮上提到,現在很多海外人士,仍對不明香港的法治情況,他認為資深大律師的專業及技能,最能說好香港故事,他希望今日新獲委任的3名資深大律師林定韻、林芷瑩及白天賜,也能加入並在這些方面盡一分力。
資深大律師|林定韻林芷瑩白天賜獲委任 張舉能:角色任重道遠國際調解院可解決領土爭議? 林定國:如果雙方願意冇話唔得新加坡有調解公約釀競爭?林定國:當地無設調解院 大家沒重疊40香港法學生內地法院實習 林定國:做好內地和世界溝通橋樑社區調解先導計劃|林定國:培訓物管解決鄰里摩擦 7月開課國際調解院|俄烏戰爭、以巴衝突都可調解? 林定國稱視乎一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