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酸電池疑遭走私難回收 回收廠月蝕數十萬 憂電動車重蹈覆轍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汽車、緊急照明系統使用的大部份為鉛酸電池,位於環保園的香港電池回收中心,為本港少數可回收及處理鉛酸電池的持牌收集者。然而回收中心負責人大嘆,目前廠房年均處理量,僅佔廠房設計容量的不足5%,批評政府執法及支援不足;並質疑本港廢鉛酸電池數目,與出口及回收量有很大落差,去向不明的廢鉛酸電池可能遭非法出口或棄置。
回收中心又認為,港府雖提出電動車普及化,卻未全面構想如何處理電動車退役電池,憂慮將重蹈鉛酸電池回收問題的覆轍,「既然政府牽頭推,就要諗埋善後工作」。回收中心負責人建議,港府考慮設登記制度,鉛酸電池入口時就要註冊,以便追蹤去向。
環保署回覆指,在2018年至2020年間聯同香港海關共抽檢了超過2,600個進出口貨櫃,當中只有1宗涉及非法出口廢鉛酸電池的檢控個案,同期亦沒有錄得外國退運非法走私廢鉛酸電池的個案,故相信本港沒有出現廢鉛酸電池嚴重走私的情況。

+2

鉛酸電池主要用在車輛上,亦會用於電腦伺服器系統、數據中心、樓宇緊急照明及防盜系統等不間斷電源。然而電池因含有害物質,故廢鉛酸電池回收及處理過程,均受法例規管。香港電池回收中心於2019年啟用,為持牌廢鉛酸電池處理設施之一,處理廢電池分解出的鉛,會運至內地及東南亞等地,再重新製作成鉛酸電池。

回收中心董事長龐傑憶述,約10年前因認為廢鉛酸電池數量多,回收工作有前景,「香港80萬部私家車每年有7,000至8,000噸(廢鉛酸電池)走唔甩」。他又認為,港府有完善制度規管,加上多年前曾赴印度等地,親眼目睹非法處理廢鉛酸電池惡劣情況,故決定在港設廠。

大量廢鉛酸電池下落不明 疑遭非法出口

回收中心營運董事吳瑞麟指,中心開業兩年共有200多個客戶,包括電訊公司、車行、數據中心及醫院等。他坦言,目前回收中心「捱得好困難」,廠房設計處理量為一年四萬噸,惟現時一年僅回收到1,000多噸。他無奈指,10年間投資近一億元,目前不但未達收支平衡,每月更虧蝕數十萬元。

龐引述環境評估、審計公司及環保團體數據指,參考本港交通及電訊等行業鉛酸電池使用量,估計本港每年至少產生逾二萬噸廢鉛酸電池。根據環保署數字顯示,去年出口量為近年最高,達6,998公噸,全部運至韓國。然而出口量加上本地回收量,仍遠追不上估算的棄置量。據他了解,下落不明的廢鉛酸電池,疑已非法出口到東南亞國家,以不當方式處理。

+5

廠房已預留位置建鋰電池處理設施

吳瑞麟批評,本港雖有完善法規,卻沒有針對非法出口及棄置鉛酸電池,而嚴厲執法;加上當局對回收中心的支援不足,並舉例稱目前政府部門中,只得機電工程署有提供廢鉛酸電池予回收中心處理,「政府都無跟住做,點期望其他機構一齊回收?」他形容政府如「掩埋眼當睇唔到」,連本港具體廢鉛酸電池棄置量亦不了解。

龐傑建議,港府應參考「四電一腦」計劃,在所有鉛酸電池入口時登記,列明到期日等資料,並貼上標籤,更容易了解電池數量及去向。吳瑞麟認為,大企業亦應有社會責任,將廢鉛酸電池交予回收設施處理。吳又指,因應電動車普及,在廠房內預留位置興建鋰電池處理設施,惟強調要視乎政府,有否就電動車電池制定回收途徑及政策。

環保署回覆指,自2020年該署已禁止在堆填區棄置廢鉛酸電池。而在2020年全港約有80萬架車輛,估計現時所有車輛的鉛酸電池總量為約14,000公噸。以車用電池每三至四年需更換計算,每年約產生4,000公噸的車用廢鉛酸電池;而其他不間斷電源等用途則每年產生約3,000至4,000公噸的廢鉛酸電池。根據環保署的資料,2020年廢鉛酸電池的出口量為約7,000公噸,回收處理量約為700公噸。

另外,各政府部門均已按法例要求,向環保署登記為化學廢物產生者,並聘請持牌化學廢物收集商將廢鉛酸電池運往持牌設施妥善處置。除了機電工程署外,香港海關、政府化驗所、衞生署和香港警務處均有將廢鉛酸電池送往有關公司的持牌處置設施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