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院微創手術治心瓣狹窄 成功率達99.6% 老翁術後10年無病痛

撰文:李恩慈
出版:更新:

伊利沙伯醫院是全港首間引入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的醫院,此微創手術透過取代病變瓣膜延長患者性命。伊院心臟科顧問醫生及主管李耿淵稱,該院由2010年起,為年邁體弱、不適合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的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施行TAVI,至今共進行了258次手術,成功率達99.6%。
經過10年不斷改良,TAVI手術團隊由起初「30、40人逼喺手術室」,縮減至3名心臟科醫生操刀。省卻全身麻醉和植入臨時起搏器等程序,手術時間由2至3小時,減至1小時內可完成,病人在術後1至2日便可出院活動。87歲的陳伯是全港第二名接受TAVI的病人,術後10年「無病無痛」,最近的心臟科檢查報告顯示一切正常。

左起: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副顧問醫生徐城烽、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及主管李耿淵、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顧問護師陳妙貞。(張浩維攝)

主動脈瓣狹窄是長者最常見的心瓣疾病,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及主管李耿淵稱,80歲以上長者當中,有4%至5%人口患有此病症。患者一旦出現氣促、心臟衰竭、心絞痛或不省人事等病徵,5年後的存活率僅得兩成。

TAVI手術助體弱長者治療主動脈瓣狹窄

以往治療此病症的方法只有傳統開胸手術,不過年邁體弱的長者未必能承受大型開刀風險,只能物紓緩病情,李耿淵估計這類病人佔整體三分之一。伊院是全港首間引入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的醫院,由2010年至今已有10載,施行了258次TAVI,成功率達99.6%。

李耿淵解釋,TAVI的做法類似「通波仔」,醫生在病人大腿內側微創刺針,進入動脈或靜脈,然後在X光引導將不同導管送入心臟,經皮導管植入人工生物瓣膜,取代原本位置的病變瓣膜。相對傳統手術開胸10多厘米,TAVI造成的傷口和痛楚微不足道,住院日數亦大為縮短。病人接受TAVI後,5年存活率逾八成;當中大部份人是長者,同時患有其他長期病。

然而,國際間未有追蹤TAVI術後數十年的數據,支持其長遠效果;而且伊院病人在手術後出現中風的比率為1.6%,因此65歲以下、沒出現心臟鈣化等情況的低風險患者,暫時只會接受開胸手術。

徐城烽稱,以往病人需接受全身麻醉,如今只需局部麻醉或監察麻醉,免卻承受不必要風險。(張浩維攝)

經過10年不斷改良,TAVI手術團隊由起初「30、40人逼喺手術室」,縮減至3名心臟科醫生操刀。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副顧問醫生徐城烽稱,以往病人需接受全身麻醉,如今只需局部麻醉或監察麻醉,免卻承受不必要風險。醫生不再需要使用中央靜脈導管和臨時起搏器;而導管的呎寸亦減至4.7毫米,比起初縮小四分之一。

手術簡單時間縮短至一小時內克完成

精簡程序後,手術時間由2至3小時,減少至1小時以內可完成,病人在術後只需臥床4至5小時便可活動。而住院日子更由5至7日,大幅縮減至1至2日。現時全部病人均獲置入中風保護裝置,減低術後風險。

TAVI的儀器費用高昂,每次手術需要26萬至30萬元,不過合資格病人可申請醫管局或關愛基金資助。李耿淵說,近年的TAVI需求不斷上升,高峰時期曾有「10個8個病人排隊」,直至疫情致部份非緊急病人選擇押後手術。大部份病人在會見醫生後一至兩周,便可接受手術。

現年87歲的陳伯是全港第二名接受TAVI的病人。他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痛風,平日習慣到九龍公園游泳。於2010年底,他在步行往九龍公園的上斜途中氣促,自覺不妥便到伊院急症室求醫,超聲波報告顯示他患有嚴重主動脈瓣狹窄,而且左心室功能受損,醫生建議他接受TAVI治療。陳伯坦言當初也有「十五十六」,終決定相信醫生。在術後留院一周,並安裝了心臟起搏器,出院數天後便可繼續游泳。

陳伯欣喜道,感謝醫生照料,在手術後10年「無病無痛、無氣促、無頭暈,連傷風感冒都無」,讓他能保持運動習慣。李耿淵亦稱,陳伯最近的心臟報告顯示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