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資助小學邀德國大學生到校交流1年 全校師生免費學德文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學的海外交流幾乎停頓。但有一間天水圍資助小學,想出「奇招」維繫實體交流。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獲辦學團體YMCA資助,本學年邀請到數名德國大學生,以實習生身份到學校交流,該校小學生每周至少有兩天學習德文及認識德國交化。

福建附小前副校空降做校長引直資經驗

現年53歲的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校長程志祥,原為直資小學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副校長,本學年轉到青小後,活用在多間學校任教累積的經驗及人脈,包括向「智慧校園」方向發展,聯絡本地大學合作,設計小學生適用的AI課程;另獲本地積木玩具生產商「小城故事」贊助,學生將在常識科活動中一起組裝巴士、小巴、雪糕車等積木,玩樂中認識本地交通工具的文化、歷史及著名建築物。

程志祥解釋,小學位於天水圍,不少學生來自基層家庭,希望盡力提供不同機會及資源,協助學生進步及發展,疫情下亦應有拓闊眼界的機會,故除了尋找本地合作機會及贊助。他亦期望盡快恢復海外交流。他直言,線上交流成效明顯較實體遜色,「無人同人互動,拓闊眼界真系差咁啲」,對辦學團體斥資支持德國交流生赴港感高興。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校長程志祥指不少學生來自基層家庭,希望盡力提供不同機會及資源。(鄧穎琳攝)

6德國大學生到小學辦活動、教德文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在辦學團體YMCA支持下,本學年獲派6位德國大學生,到學校參與「德國潮甚麼」主題活動,平均每周兩日會有德國實習生到校,以英文及德文與學生互動,增加學生的英語及德文語境,而小息及課後則會有不同活動,讓學生認識德國的飲食習慣及節日文化等。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本學年邀請到數名德國大學生,以實習生身份到學校交流。(鄧穎琳攝)

小學生為與德國人溝通 更願講英文

受疫情影響,至今絕大部份小學生仍只能上半天課。副校長陳桂英承認,教學時數濃縮,惟德國實習生令學生更投入課堂,「佢哋出現無減慢教學進度,反而仲順利咗,同學仔更加肯講英文。」為了方便溝通,學校主要安排高小、喜愛接觸外國文化及英文能力較佳的學生參與「德國潮甚麼」活動,而其餘學生則可自願參與。

教師佘茵茵解釋,以往學校不時舉辦境外交流,帶同學走出香港,作文化交流,但上學年起難以離境,學校只好調整合作形式,「我哋去唔到德國,佢哋入到香港都好,遲啲學校嘅壁畫、打中國鼓活動,都會想邀請德國實習生參與,等兩邊都交流下文化。」

學生盼到德國可用德語溝通

就讀小五的葉宇晴則說,家人不時分享德國旅行經歷,令他亦對德國產生興趣,「如果識德文,去到德國可以同當地人傾偈,德國好多嘢食,希望學嘢去到自己叫嘢食!」

同為小五生的陳鈺兒表示,對外國文化感興趣,好奇德國人的生活習慣,亦想向難度挑戰,學習德文。而姚卓藍則說本身不認識德國,但喜歡學習新語言,希望將來除了中英文,亦能以簡單德文與人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