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多安老長者失救死 「前一晚仲傾到偈,第二朝就無咗!」

撰文:黃煦緻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全港有98%院舍曾出現爆發情況,更有逾五萬名院友及職員確診,而其中的死亡個案中,院舍人士就佔約56%。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今日(25日)批評,政府在第五波爆發之初,要求安老院舍轉做檢疫及隔離處所的做法,是完全罔顧長者安危,強調院舍未有合規格設施及裝備處理染疫院友,因而增加其他長者的染疫風險,對未染疫長者「非常不公平」。

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輝形容,院舍爆疫如「戰場」,對只能眼白白看著長者失救而死感心傷,每每等來的不是救護車,而是「黑箱車」。她回憶最深刻的是莫過於「明明前一晚婆婆只係想作嘔,仲同佢傾到偈,第二朝就無咗。」為避免院舍長者性命再受威脅,安老業界建議,加強院舍人手,包括放寛輸入外勞限制及設立獨立的安老服務專業職系。業界又建議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興建安老院,以應付安老服務需求。

為防止再出現第五波慘痛的經歷,安老業界建議,政府應在土地供應、人力資源及國家發展三方面修訂政策。(黃煦緻攝)

安老院被迫變檢疫隔離處所

陳志育表示,第五波疫情對安老業界而言是「過去幾十年來,最黑暗的一段日子」。他指,業界在2月17日收到政府指示,要求院舍轉做檢疫及隔離處所,業界被迫將染疫者及非染疫者放置在同一處所,對未染疫長者「非常不公平」。他坦言,最大的問題是院舍沒有合規格設施及裝備,不僅床位距離不合資格、缺乏負壓病房,連「員工只係帶緊普通口罩,無足夠防護衣。」,大大增加了染疫風險。

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表示,第五波疫情對安老業界而言是「過去幾十年來,最黑暗的一段日子」。(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他又指,政府當時要求長者如非重症便不可送院,就算重症患者召急救車,卻「10幾、20個鐘都無救護車到」,加上院舍氧氣儲備不足,大部份患者情況急轉直下,失救而死。

有院舍員工因無人接更而要「一日直踩10幾個鐘」

李輝直指,第三波已有出現院舍爆發,為何到第五波仍會「甩轆」?他回憶第五波院舍大規模爆疫的情形,形容如「戰場」,眼見同事「一日直踩10幾個鐘」,卻無人「交更」支援;而當時最深刻莫過於「明明前一晚婆婆只係想作嘔,仲同佢傾到偈,第二朝就無咗。」當時婆婆因非重症患者未有送院治理,卻一下子「話去就去」,令她十分心傷。她坦言,這些都是人命的代價,政府必須檢討,並改善政策。

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輝形容,院舍爆疫如「戰場」,對只能眼白白看著長者失救而死感心傷。(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表示,2月份時收到業界不少投訴政府處理失當,惟聯絡政府相關部門求救時,甚至「叫到無晒氣」,最後得到的回覆卻是「自己諗辦法」。他批評政府無前瞻及無支援,指「根本唔係喺地球生活嘅官員」,又強調會保留問責權利。

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批評政府無前瞻、無支援,「根本唔係喺地球生活嘅官員」。(黃煦緻攝)

業界倡在郊野公園建安老院

為防止再出現第五波慘痛的經歷,安老業界建議,政府應在土地供應、人力資源及國家發展三方面修訂政策。在土地供應方面,業界建議政府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予非牟利機構興建安老院,可以用出租或合約院舍模式提供服務,以應付安老服務需求。業界又建議,政府每年提供6,000個安老院宿位,並在未來五年提供30,000個安老院宿位,縮減輪候時間,實現「零等候」。

人力資源方面,業界建議放寛輸入外勞限制,目前雖然已再多2,000名外勞來港,但仍然欠缺人手。此外,業界促設立獨立的安老服務專業職系,脫離以醫護職業系統為主體的架構,明確把安老專業與醫療專業分工,令兩者日後不再互相競爭人手。

陳志育︰望日後勿再重蹈第五波覆轍

在國家發展方面,業界建議在大灣區設立安老院,並由香港企業管理,以及擴大「院舍券」予居住內地的港人使用,便利港人在大灣區享用香港質素服務。陳志育重申,希望政府在有可能出現的第六波疫情中為安老院長者提供即時支援,並及時將染疫長者送院和接受治療,勿再重蹈第五波的覆轍。

▼第五波疫情 不少安老院舍出現確診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