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開幕|女將掌副館長 率先曝光互動區:自創專屬帝后容顏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蓄著齊瀏海短髮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王伊悠,訪問期間不時夾雜清脆笑聲。曾在美國擔任博物館策展人多年,專為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藝術,她說自己像風箏一樣,「好像你人不在這邊,但一直是牽著一根線,這根線就是我們的中國文化、藝術和歷史啊。」
這風箏隨命運牽引,落戶即將開幕的香港故宮,在她眼中,香港是中西匯萃的多元城市,也絕非文化沙漠,期望以創新的策展方式說故事,帶領觀眾感受故宮文物精髓。王伊悠又透露,已有收藏家表達捐贈意願,意味館方將迎來首批自家藏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系列之二】

清代宮廷藝術與文化是王伊悠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鳳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展覽(2018 年)© Kathy Tarantola / Peabody Essex 迪美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你30年內有一次做故宮的展覽,你就非常Lucky(幸運)了。」王伊悠專研明清宮廷肖像與漆器、中國當代藝術及藝術收藏史,早年從北京遠赴美國深造,博士畢業後留在當地發展,曾任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專家、波士頓迪美博物館中國部主任策展人,履歷麗亮。

策劃宮廷女性主題展覽 贏得國際掌聲

她曾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在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以宮廷女性為主題的「鳳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贏得不少國際掌聲。

閉幕後,她曾經以為可一不可再。人在海外,策劃同類展覽講求天時地利人和,「需要有館長肯首,他需要對中國藝術感興趣,他才會去做這麼大的展覽。」失落與惆悵在所難免。

形容故宮館藏「100個輩子也研究不完」

適逢香港故宮籌建,獲邀過檔,「有時候回想,其實可能也就是命中註定,我現在做的工作是自己最熱愛,用英語講是Dream job(夢想工作)吧。」問她喜歡在美國還是香港工作,出於對故宮文化的熱衷,也基於對廣東歌的記憶連繫,王伊悠沒半點猶疑,「當然是香港呀。」今年已是她在港的第三年,位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也將近成形。

她對文物情有獨鍾,博物館是文物載體,盛載豐富的人類學,也凝聚歷史和文化,「你手機看的那個照片再漂亮,其實跟實物是不一樣的啊。」故宮收藏186萬件文物,她形容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我有100個輩子也研究不完。」

紫禁城的城內故事,亦令她幻想翩翩。文物的奧妙,在於開啓想像之門,「你通過一件現代遺留下來的文物,你能夠想像、能夠重建幾百年前人的思想、幾百年前的背景、幾百年前的故事,那種非常神秘的、又是覺得很近的空間距離,讓我特別、特別痴迷。」

王伊悠熱愛故宮文化,形容在故宮工作是其Dream job(夢想工作)。(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有收藏家願捐出館藏 為本港故宮「零的突破」

北京故宮身在萬里之外,港人未必能有共鳴,她則將之與香港類比,指兩者同樣豐富多元,「很多韓國的藝術珍寶、日本的文物都保存在紫禁城,為什麼呢?因為那時候有很多的外國使節,他們拿禮物送給皇帝,就變成了紫禁城的收藏。你從它的文物來看,實際上有點像香港,各種文化都融合在一起,是一個非常多元、有意思的地方啊。」

逾900件故宮珍品將抵港展覽,香港故宮團隊與有榮焉,「這一次故宮來的文物的數量是前所未有,沒有一個博物館一次能接收這麼多的故宮文物。」他們也不敢怠慢,文物運輸及保護、展覽規劃等一絲不苟,她又透露有收藏家已表達捐贈意願,亦屬世界一流藏品,目前正進行內部審批流程,意味館藏將有「零的突破」,「大家應該會很快收到我們的好消息。」她又指,香港故宮作為全新博物館,可吸收北京故宮和其他博物館的經驗,亦會推陳出新,為觀眾帶來新體驗,亦期望以香港視角出發,成為中西文化匯萃平台。

座落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期將於今年七月開幕。(盧翊銘攝)
王伊悠認為,香港絕非坊間所形容的文化沙漠。(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中港關係近年緊張,部分港人對中國抱有成見,香港故宮開幕後,能否拉近彼此距離?王伊悠說,博物館的定位是文化教育機構,她也說起一件往事:波士頓唐人街內,仍是展覽助理的王伊悠,熱情地為觀眾導賞,包括沒有文化底蘊、從不到訪博物館的華人,「有一個觀眾,他說我沒有聽懂,但是你說的中國這個墓葬、這個中國祭祀,我村裡有。所以文化力量是非常、非常大的,能夠跨越很多東西,然後把大家匯聚在一起。」

時光飛逝,由展覽助理、策展人,再晉升至香港故宮副館長,她的策展理念不變,「我的立足點是最廣大的香港市民,不論你是男女老少、不論你是甚麼樣的文化背景啊,我們都歡迎你。」

「有意思的展覽、漂亮的文物,它能夠引起學習興趣」

她又相信,博物館可發揮教育功能,「歷史書本是比較枯燥無味,但來到博物館,通過有意思的展覽、漂亮的文物,它能夠引起學習興趣。」

我相信每一個觀眾是非常聰明的啊。他不喜歡他就不會來,對不對?他喜歡才會來。所以我覺得大家可以看一看到時候觀眾對我們的博物館的關注度。
王伊悠

博物館因觀眾而存在,不分階層、背景、種族,王伊悠直言,深入淺出的解說、富心思的策展視角及創新的展示是必要,香港故宮其中一個開幕展「龍顏鳳姿—清代帝皇后像」,只精選兩至三件故宮文物,盼打破「蜻蜓點水」的觀展方式,亦配以藝術科技及修復技術,呈現傳統肖像的祭祖禮儀,更設互動空間,觀眾可自創其專屬帝后容顏;「紫禁城一日—清代宮廷生活」,則以時間軸為主線,展示皇宮生活點滴,「不需要你有中國歷史背景,但是進來後不單是娛樂,一定要有Takeaway(所穫)、要enjoy(享受)。」

展覽以本地藝術家多媒體藝術裝置《夢境》作結,觀眾可躺在梳化上進入乾隆的內心世界,感受其對亡妻的思念,「其實沒有你們想像的(觀展)門檻那麼高,希望觀眾能夠發現好玩、被打動或有知識性的東西。」

於她而言,香港絕非坊間所形容的文化沙漠,其工作不時與文化界及教育界接觸,「我感覺香港的觀眾水平非常高,對博物館非常感興趣,也有很高的期待,所以我覺得是有壓力,一定要做得最好。」

外間關注香港故宮的門票定價,王伊悠指,目前仍在磋商階段,考慮因素包括公眾承擔力、其他文藝機構收費及香港故宮的營運預測等,有定案時將再作公布。

▼2022年4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築進度▼

▼2020年11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築進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