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開幕|港產策展人冀香港角度述珍品 不介意市民只為打卡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由零開始,跨越數千年維度,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黃煒均,也與時間競賽,在考古與孕育之間,發掘故宮珍品的生命力。遙望遠方的紫禁城,這位牛津大學考古學畢業的港產策展人,驚嘆陶瓷書畫蘊含的古代智慧及面貌,兩個多月後,落戶香港的故宮新館即將開幕,「皇家禁地」咫尺之距。
他滿心期待文物上架及開館一刻,帶領觀眾走進展覽呈現的香港視角,又謂不介意到訪者只為入場「打卡」,認為並非全然是壞事,「如果個設計可以吸引到你嚟,咁至少你有一個有力嘅原因(入場),咁你就更加有機會去睇嗰啲內容。」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系列之一】

座落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期將於今年七月開幕。(盧翊銘攝)

▼2022年4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築進度▼

策劃展覽主軸、埋頭研究文獻及編輯展覽圖錄等,黃煒均的工作密鑼緊鼓,這位港產策展人不知不覺入職近兩年半,香港故宮的工地由塵土飛揚,逐步在西九文化區矗立成形,「見到香港有一個咁大型嘅文化基建,我自己都好想參與其中。」

牛津畢業後即加入西九

他侃侃而談入行經過,年前曾於中大文物館及藝術系工作,專研公元前1000年中國及歐亞草原遊牧民族文化,隨後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攻讀考古學博士,成為本港罕見專才一員。考古圈中,有同行於古蹟辦工作,也有在私人公司任職考古顧問,他則因緣際會,於畢業後加入香港故宮,「特別係呢個係全新嘅館,呢啲機會係好少有。」

黃煒均月前參與典亞藝博2021講座,向公眾介紹其策劃的開幕展覽。(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逾900件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品陸續抵港,並將於七月亮相,各展廳的策展團隊來自五湖四海,代表港人為香港故宮策展,黃煒均作為其中一人心情難免戰戰競競,「我覺得故宮咁慷慨同香港分享咁多、咁珍貴嘅文物,其實不論係咪來自故宮,我都會好認真對待文物,即係文物交到我手上,我都好希望做好紮實嘅研究,講返真實故事。」

工作排山倒海而至,他笑言,博士生醉心研究,即使在工餘時間亦樂在其中,「我諗我哋係冇乜OT(超時工作)嘅概念,就算唔係返工,或者唔係讀緊書嘅時候,都係諗緊一啲自己關注嘅問題,就算超出咗工作時間,自己都係享受做呢個研究,咁就唔會覺得話係OT唔OT。」

黃煒均是故宮展覽的策展人之一,負責《國之瑰寶:故宮藏晉唐宋元書畫》及《凝土為器:故宮珍藏陶瓷》兩個開幕展覽。(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香港故宮共分九個展廳,黃煒均負責「孭飛」《國之瑰寶:故宮藏晉唐宋元書畫》及《凝土為器:故宮珍藏陶瓷》兩個開幕展覽,前者陳列彌足珍貴的書畫名作;後者展示的陶瓷文物則跨越千年,涉及新石器時期至清朝晚年,「要處理咁多咁多時代、咁多唔同特性文物,其實本身已經係一個挑戰。」他亦期望,兼顧策展工作的同時,將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展示人前,他謙稱,「希望我嘅研究達標啦。」

冀市民了解香港與故宮關係

故宮文化對港人既遠又近,如何拉近彼此距離?他主張還原基本步,帶領觀眾揭開疑惑,他以書畫展為例,「我嘅策展理念就好簡單,就係問自己一個非常之基本同直接嘅問題,就係點解我哋見到呢啲展品,會成為中國書畫嘅名作呢?」

他又提到,故宮藏品非全然與港人無關,香港與故宮曾有千絲萬縷的「邂逅」,有香港收藏家在港搜羅的書畫,被回購成為故宮館藏,「我覺得香港市民都應該可以(透過個展覽)了解多啲自己同故宮之間嘅關係,其實真係好值得引以為傲,因為我哋香港有份去參與故宮呢個館藏嘅建設,所以可以見到故宮嘅藏品唔係同我哋無關,係同我哋好有密切嘅關係。」

展覽將展出本港館藏 涉本港出土文物

陶瓷展的一隅,將設有教育角,古物古蹟辨、中大文物館等合作單位會借出館藏,部分是本港出土文物,他希望相關的佈局有助觀眾作出對照,「認識故宮嘅文物之餘,都可以了解到自己香港嘅收藏婁甚至係香港嘅歷史,希望觀眾可揾到一個連繫。」

展覽中亦應用藝術科技及設立互動裝置,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包括可仿清代工匠,按照故宮珍藏的畫稿,於景德鎮重塑及設計宮廷御用瓷器製品,「畀大家認識原來有畫稿呢樣嘢,同埋原來設計一個瓷器嘅時候,可能有好多考慮,例如係咪有啲咩特別嘅含義?或者設計係咪要有一個美學嘅原則?」

「吸引你嚟到睇展覽,其實都係成功策展嘅其中一部分」

「打卡」是港人文化,會否擔心部分觀眾只顧拍照,浪費策展心血,他則認為,未必完全是壞事,「我覺得『打卡』唔『打卡』或者都係一個方法,即係一啲好好嘅展演廳嘅設計,大家覺得好靚,去吸引你嚟到睇展覽,其實都係成功策展嘅其中一部分,即系如果嗰嗰個設計可以吸引到你嚟,咁至少你有一個有力嘅原因,咁你就更加有機會去睇嗰啲內容咯。咁所以我覺得我唔介意。」

▼2020年11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築進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