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曾咀焚化爐料2030年代初啟用 環保署指要追落後研建更多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政府目前在石鼓洲旁,興建首個綜合廢物管理設施I·PARK1,採用先進焚化技術處理都市固體廢物,預料於2025年落成。環保署今日(5日)表示,I·PARK1工程進度現時已完成40%,正進行地基工程。當局亦會選址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興建第二座焚化爐,預計每日可處理4,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並料於2030年代初啟用。當局亦正進行全港選址研究,將考慮人口分佈及交通等,決定未來再興建多少個焚化爐。
環保署強調,新加坡及廣州等城市,焚化爐處理量已逾萬噸,本港2025年才啟用首個轉廢為能設施「落後得好嚴重」,要大力追趕。環保署期望壓縮和簡化工程程序,令I·PARK2提早落成。

環保署助理署長雷學良表示,位於石鼓洲附近的I·PARK1落成後,每日可處理3,000噸都市固體廢物,每年可生產4.8億度電,足夠應付10萬家庭每年電力需求。I‧PARK1落成日期比早年預料延遲,雷解釋主要是受惡劣天氣影響,「填海工程三號風球都要走㗎啦」,但強調工程費用未超支,預算仍維持在180億元。

當局於今年1月公布第二個轉廢為能焚化爐將選址屯門曾咀,料每日處理量可達4,000公噸。雷學良指,當局即將為曾咀焚化爐展開環評及工程研究,期望2025年可開始招標,並於2030年代初落成。他說,選址所在的煤灰湖,於80年代曾供中電用作儲存煤灰,故不適合樓宇建設,而附近亦有T‧PARK及骨灰龕場,加上地點成熟,故選址該處建焚化爐。

雷又表示,政府計劃壓縮及簡化工務工程程序,希望有空間令I‧PARK2更快上馬,亦相信有空間可提早啟用。

港府就廢物量每五年檢討 決定未來所需焚化爐數目

雷續說,當局剛開始展開全港選址研究,「睇下有幾多適合地方及大小再起(焚化爐)。」他指出,研究期間會考慮不同因素,包括人口分佈,將來北部都會區人口將大量增長,而新發展區亦方便道路建設,「如果好多垃圾車運去設施,會產生交通問題及空氣污染」。

雷學良認為,以現時每日廢物量1.1萬公噸計,I·PARK1及2落成後,每日處理量雖達7,000公噸,但仍有4,000噸「缺口」要處理。他舉例指,新加坡現時有5個焚化爐,廣州及深圳則分別有12個及7個,「香港2025年先起好第一個,落後得幾嚴重。」他期望垃圾徵費計劃實施後,可減少廢物量,並強調當局會每五年檢討廢物量,決定未來焚化爐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