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緩衝區|新地申發展潭尾 環團:曾錄瀕危黑臉琵鷺憂低估影響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和檢討后海灣濕地和濕地緩衝區,以釋放土地發展。新鴻基地產近日率先向城規會申請,向元朗南生圍潭尾的濕地緩衝區「開刀」,連同邊陲的土地大規模發展近一萬伙住宅,相信是政府提出鬆綁濕地後,提出的首宗大型發展項目申請。
一直跟進濕地發展的長春社表示,新地數年前就該同一地盤發展提交的生態影響評估,揭示地盤與瀕危的黑臉琵鷺和其他冬候鳥的飛行路線重疊,質疑該發展商以生態價值低為由發展濕地緩衝區,是嚴重低估對生態的影響,而今次的發展密度之高遠超以往的規模,憂慮一旦申請獲批,將立下壞先例。

相關文章:

地積比2.25高於天水圍濕地公園項目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表示,南生圍一帶的濕地緩衝區和邊陲,過去一年已接獲多宗改劃申請,形容該區已成為「新市鎮」。惟今次申請特別之處,在於其擬議發展密度極高,地積比達2.25倍,遠超天水圍大型項目Wetland Season Park的1.5倍,憂慮一旦申請獲批,將立下良先例,讓其他發展商「跟風」以高密度發展濕地邊陲。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新鴻基地產在申請文件稱,今次發展涉及的濕地緩衝區生態價值屬低至極低,惟吳希文引述,同一選址在數年前申請興建大型折扣商場(outlet malls)和酒店時,提交的生態影響報告明言,曾錄得七隻瀕危的黑臉琵鷺在申請地點一帶飛過,而其飛行路線更與擬議發展地盤重疊,質疑新地嚴重低估擬議發展對黑臉琵鷺和其他冬候鳥棲息和飛行路線的影響,現時的發展規劃更遠超數年前,擔心對候鳥的影響更大,最嚴重的發展進一步破壞濕地,令發展商進一步踩入濕地。

根據申請書圖則,涉及的位有三分一土地已被平整,建有潭尾方艙孯院。

▼3月24日 元朗潭尾方艙醫院竣工交付政府使用▼

+3

至於新地在稱會在項目撥出2.8公頃土地興建「濕地修復區」,他認為集團未有交代修復區的方案以及長遠管理細節,「即係你整咗氹水喺度,話吸引到一啲雀鳥,咁可能都係一段時間嚟㗎啫,但係你有冇一啲長遠計劃,確保到個濕地係可以有比較好嘅管理」。他憂慮所謂的修復區只會淪為「園境裝飾」,而失去應有的生態功能。

▼2021年《施政報告》發展新界北▼

+25

▼三個濕地保育公園選址▼

+2

吳批評,政府在《施政報告》預告會向綠化帶和濕地「開刀」,以釋放土地發展,加上「北部都會區」計劃,批評有關建議劍指后海灣濕地一帶土地,形容對發展商的「利好消息」,故發展商現時便會開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