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蓮指出生率下降致適齡學童減少 以合併及停辦部分學校應對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本港近年適齡學生人口下降,教師流失嚴重。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17日)接受商台節目訪問時指,認為前者是因為出生率下降,形容是結構性問題,後者則或與老師轉跑道或各項因素相關,其間隻字未提涉及移民潮的影響,又指未來會重置不同地區的學生人口,並透過合併和停辦部份學校,以穩定教學環境。
她提到,從小認識國家是教育應有之義,過去有人誤會「一國」與「兩制」對立,認為學生要自覺尊重國家制度及一國兩制,充分了解國家最新發展。 她又指,校內可討論涉及國情的時事,例如河南村鎮銀行爆煲事件,但以正面討論及反思為前提,亦需考慮課時、學生認知能力及課程相關性,始作決定。

蔡若蓮表示,留意到老師出現流失,學界反映以家政及英文科尤甚,未來會加強與師訓聯繫,加強老師供應量。她續指,各行各業均現人才緊張,流失原因多,老師轉跑道是其中之一。她又指,近年適齡學童人口明顯減少,與近年出生率大幅下降有關,蔡提到,2016年有6萬多個新生嬰兒,及至2021年則銳減至3萬多個。被追問是否移民潮使然,蔡若蓮未置可否,僅稱今次是結構性問題,包括出生率低,以及受到各因素影響。

她續指,局方早在兩、三年前起已持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素,包括重置不同地區的學生人口,並透過合併和停辦部份學校,以穩定教學環境。她強調,倘局方不循序漸進處理,問題將越滾越大。

她於節目後表示,除教育局政策外,亦希望學校管理層從長遠人力資源規劃出發,「各方面大家都出一分力,讓學齡人口下降問題對學界的衝擊減到最小。」

本港目前學生人口下降,教師流失嚴重。(資料圖片)

否認公社科是「洗腦教育」

公社科方面,她提到,教育局將全額資助每位中學生前赴內地考察一次,她否認是「洗腦」教育,她指,「唔應該咁負面」,實地考察可予學生探索世界,且親身體驗,並非單向灌輸,事後亦要撰寫自我反思報告。她期望,學生可建立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其中大灣區更有不少難得機遇,包括航天科技等不少具潛力領域。

指「一國」與「兩制」非對立 認識國家屬應有之義

她又提到,局方秉持「讓孩子教育好一些」的理念,亦努力加強《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包括按教育課程指引開發教材及培訓老師等。她提到,過去有人誤會「一國」與「兩制」對立,但事實是「一國」概念越強,「兩制」優勢便會發揮得更好,認為學生要自覺尊重國家制度及一國兩制,充份認識國家及了解國家最新發展。

她又提到,從小認識國家是教育應有之義,世界千變萬化,作為中國人,「想國家好係好自然」,《憲法》、《基本法》可予學生理性認識國家。至於可否非議國家之事?她則指教育局期望價值觀趨向正面,並引導討論及反思。被問到河南村鎮銀行爆煲事件,她則指,國家高速發展,人民參差,「唔係所有人跟得上」,發展過程中出現漏洞是正常,「睇下點樣優化」,但她強調,將時事納入課堂討論時,需考慮課時、學生認知能力及課程相關性,始作決定。

曾遇善心婆婆念及他人不開遮 讚香港多好人好事

蔡若蓮又指,歸屬感源自發掘,她以自己為例,「我好鍾意香港,發覺香港真係好靚」,且從中亦感受到不少好人好事,包括曾於巴士遇見一位無開遮擋雨的婆婆,與其閒談時恍然大悟「原來佢唔想滴濕人」;她又提到,自己曾試過困𨋢,幸消防員迅速營救。她認為,學生要自行發掘身邊的好人好事和美景,欣賞各行各業堅守崗位,才能提升對香港的歸屬感。她形容,香港是大家一起擁有的家,「好就一齊好,有問題就一齊解決。」

澄清評廣東話言論時已離任教育局:出現跨時空誤會

外間議論紛紛指蔡若蓮早年任職教育局擔任語文教學支援主任時,曾貶低廣東話的法定語言地位,她於訪問中澄清指事件發生於2014年,惟她於2012/13年度已離開教育局,「唔知點解會出現跨時空誤會。」她強調,本港擁兩文三語的優勢,俱要學好,普通話則是世界第二多人使用語言,可協助「走出去」,近年學生亦有較多機會學習及應用普通話機會。

放榜在即,蔡若蓮早前以「定」題字贈考生,她解釋是來自於《禮記.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她指,應屆考生經歷疫情及2019年社會事件,學習生活有別過往,相信他們可視作鍛煉,並具更強的抗逆能力,鼓勵他們與家長和老師商量目標,堅定前行,「唔放棄便能有所得,條條大路通羅馬。」

她又寄語指,社會現有不同發展機會,行行出狀元,呼籲家長勿將子女與他人比較,宜尊重其志向。

被問到局方會否考慮按專家建議取消學校快速測試,蔡若蓮於電台節目後受訪時表示,為讓同學可以有正常面授課堂,局方以各種最好的防疫措施保護同學上課安全,快測是其中一個措施,局方會密切留意疫情發展,「當然亦會參考專家意見,但我們仍然會以同學的健康安全作最優先的考慮。」

至於教師國安知識培訓何時會實行及相關內容,她則指,局方一直有提供《憲法》、《基本法》及國安教育的教師培訓,未來亦會因應需要,繼續提供足夠和多元的教師培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