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租管無助遏租金 呎租中位數達140元 比大單位平均呎租貴4倍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劏房租金管制實施近一年,但新例無助基層遏抑租金上升。社區組織協會早前訪問723戶居於劏房、籠屋、板間房等居所的市民,發現受訪者居住單位租金(不包水電)中位數為$4000,較十年前的$1500超出1倍有多,而其中籠屋呎租中位數為$140,最高更達$186.7。
劏房租金水平亦大幅拋離私人住宅市場各類型單位,當中居住環境最狹小、衛生情況最惡劣的床位單位高達$140,是私人住宅大單位(面積100-159.9平方米)的4.6倍。研究亦發現,有約26%的受訪者在過去兩年曾加租,加租中位數為$300。社協批評,現時劏房租管未有規管起始租金,故可能出現業主大幅調高訂立租約時的月租,以「彌補」受條例規管而減少的租金收益。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022籠屋板房及套房研究報告」訪問共723戶居於籠屋板房等居所的市民,發現受訪者居住單位租金(不包水電)中位數為$4000。(洪芷菁攝)

82歲的正領取綜援的韋先生居於油麻地一間月租2000元的板間房,床位只有10多呎。他指業主下個月加租200元。他說,2016年時住在北角的板間房,月租約1600元至1800元,但業主突然加價至4000元,因無法承擔而被迫搬遷。韋先生指,已輪候公屋超過5年,希望能儘快獲批公屋。

82歲的正領取綜援的韋先生居於油麻地一間月租2000元的板間房,床位只有2.5x6呎大。(洪芷菁攝)
麥女士與丈夫及兩個兒子居於油塘鯉魚門的一個100呎、月租4000元、沒有廁所的劏房。(洪芷菁攝)

劏房住戶不但要捱貴租,居住環境亦十分狹窄及惡劣不堪。麥女士與丈夫及兩個兒子居於油塘鯉魚門的一個100呎、月租4000元而沒有廁所的劏房,需要步行數分鐘路程到公共廁所。一家四口擠在碌加床,麥女士和丈夫睡下舖,兩個兒子睡上鋪,兒子每次均需彎腰低頭才能爬進床位,亦無法坐直。

由於附近有食肆,家中常見老鼠、蟑螂等,麥小姐指曾見過有老鼠從廚房的抽氣扇爬進屋子,難以捕捉。遇上颱風,居所亦受水浸影響,一家曾試過搬至庇護中心暫避。麥小姐一家輪候公屋將近8年,希望能儘快獲批公屋。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建議,房委會應每年興建公屋35,000間,並訂立某期限之前將平均輪候時間回復至3年水平。在新規劃的公屋內增加公屋大單位的比例及數目,以切實降低4人或以上家庭的輪候時間。以及設定起始租金,定期檢討及加強執行租務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