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零售外勞|議員指業界急需外援 工會不同意:行行缺人屬假象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中港通關復常,各行各業紛紛「搶人才」,有議員公布調查指有85%受訪批發或零售商表示有人手短缺,並有91%受訪公司希望輸入外勞。公布調查的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指,即使業界普遍已加薪請人或留住人才,但行內平均人手仍缺少15至20%,即約4至5萬人,建議政府盡快讓行業輸入外勞,以免影響本地經濟發展。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會務總幹事林志忠則表明不同意輸入外勞,認為現時只是「行行要人先行行缺人」,他又指,零售業界人手問題與行內工資有關,建議僱主們調整工資,吸引「新血」入行、及「舊人」重投行業,已可解決人手的問題。

+3

調查指91%公司冀輸入外勞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今早在電台節目指,他昨日(3日)公布的調查發現,有八成半的受訪公司表示有人手短缺、且招聘有困難,有91%受訪公司表示希望輸入外勞。他表示,並非盲目要求輸入外勞,過去三年疫情期間並未提及相關建議,至近半年香港復常,加上人口老化、有不少港人離港,人力問題會影響本地發展,才再重提建議:「香港要全面復甦,但呢一刻各行各業都請唔人,點樣可以復甦? 大家要思考。」

他續解釋,業界普遍已加薪逾10%,認為工資升幅顯著,但現時的問題是「行行都唔夠人」,員工是在不同公司「跳來跳去」,僱主想請到人、或留住人才,人工成本或會愈來愈高,當僱主無力承擔、無法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或許只能選擇結業。

邵家輝坦言,行內現時有約24至25萬人,平均人手缺少15至20%,即約4至5萬人,認為不一定要一次過輸入這個數量的外勞,可以逐步做,但促政府要盡快做,否則會影響香港經濟發展。

大灣區外勞即日來回 避住屋問題

他建議,當局輸入外勞時可參考澳門經驗,在鄰近的大灣區招聘,大灣區的外勞可即日來回香港上班,避免影響香港的住屋供應。就著薪俸問題,他認為可要求僱主以工資中位數請人,以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咁唔會拉低個數,僱主都一定首選本地人。」他續指,如香港環境轉差,外勞合約也有期限,屆時可以不為他們的工作簽證續約。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會務總幹事林志忠則表明不同意輸入外勞,並指零售業界人手短缺問題主要是與工資有關,他引述港島區零售業界的工資中位數,在2017年時是13,000元,至2022年則為13,800元,直言「加幅唔多,每年1%多啲,通脹都唔夠。」

工會:工資低不能吸引入行

他又指,現時香港的工資中位數逾19,000元,與業內2022年的工資中位數、即13,800元仍有一段距離,促僱主考慮收縮距離,「工資比人低,吸引唔到人入行,你咪有假象,好似我請唔到人,要(輸)入外勞。」他續指,該會也進行過研究,如僱主們可調整工資,不止可以吸引「新血」入行,也能夠吸引「舊人」重投行業,其實已可解決人手的問題。

他直指,現時是剛剛復常,很多公司同時招聘,才會出現招聘有困難、不夠人的假象,「呢一剎那,行行要人先行行缺人。」他認為隨時間過去,情況不會持續。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