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新冠疫情傳播風險 倡建全面防疫屏障

撰文:01醫務所 源栢樑
出版:更新:

走過三年多的新冠肺炎「抗疫之路」,全球各國及地區市面大致回復疫情前情況。回望這一場數十年來最嚴峻的抗疫戰,對各地政府、病毒專家及醫護團隊等來說實在是一場「硬仗」,先是患者人數急升、各地無可倖免地出現一波又一波疫情、成功研發疫苗到變種病毒的出現,以至城市大規模被病毒攻陷,到今天逐漸變成地方性流行病。回首各地抗疫對策各有不同,令疫情持續的時間及規模亦大相逕庭,實在值得總結經驗,為未來再有疫症來襲做好防備。

撰文:資深工程師及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源栢樑

疫情嚴重時,不少城市在較高傳播風險的大廈內為民眾作快速病毒測試。

這幾年間不同國家及地區相繼推出不同類型的防疫措施,目的是切斷傳播鏈及最終清空疫症至零感染,整體而言防疫措施可概括為兩大類別。在爆疫初期,尚未有針對性藥物及疫苗等「藥物介入式」措施出現前,主要採用「非藥物介入式」防疫,包括強制市民佩戴口罩及禁止群眾集會等保持社交距離設施,疫情嚴重時更有不少城市作出封控,甚至閉關,不少國家及地區曾透過這些措施成功地控制了數波疫情的擴散。

在疫情大規模爆發時,部分城市作出強制性邊境檢疫措施,並聚焦非藥物的防疫策略去控制疫情。

不過,防疫措施推出的緩急亦要考量疫情對民眾健康、社會經濟及對公共醫療系統承受能力的影響等,現時民眾經多輪病毒變異的衝擊,重症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新冠肺炎亦逐漸變成一種地方性流行病,做就社會達至全面復常的局面。復常並不等於新冠病毒不會再出現,其症狀及病亡率仍需持續注意。

從病毒傳播途徑方面,已有不少學者亦有作出研究。新冠病毒早期被認為是以飛沫傳播,及後被世界衛生組織修訂為有限度空氣傳播。有流行病學學者於1978年建立的「感染數值模型」便有助從科學層面預測空氣傳播感染疾病風險,以評估室內空氣對不同群組感染風險的影響,被稱為「Wells-Riley感染傳輸方程式」。

專家建立此方程式是為了確定當有感染者存在時,未被感染人群在同一室內空間內被空氣傳播疾病的可能性,而要作出計算需掌握不同資料,包括感染者數量、每人平均呼吸率、傳染病的量子生成率(亦可視為一種量化個別病毒的毒性指數)和冷暖通風系統的新鮮空氣流量等。

不少城市快速建成檢疫隔離設施作出病毒封控。

Wells-Riley方程式為「P= C/S = 1 - Exp(-(Iqpt/Q))」,當中「P」 為感染機率、「C」為感染人數、「S」為易感人數及「I」為感染者數量等;至於其餘不同代號則等於感染者的量子粒子產生率「q」、未感染者呼吸量「p」、室內通風量「Q」及未感染者在室內暴露時間等「t」。若要達至低的感染率,做法是使到 「Iqpt/Q」的分子值「 Iqpt」最細化及分母值「Q」最大化。即是要降低或減少I、q、p、t 每個參數的數值,同時增加Q的數值。

透過這個方程式可將感染路線具體化,得出不同防疫對策,如避免感染者接觸到未被感染人群最直接方法是篩選及隔離,透過個人檢測及醫院隔離等,甚至可封城或關閉邊境去控制傳播。另外,若能控制太多人出現在同一空間內,及避免人流在同一空間停留太久亦有效防疫,故政府會關閉社交場所,亦會限制食肆開放時間等。

整體來看,佩戴口罩仍算得上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故有些地區即使有意想放寬口罩令,均較保守地逐步放寬,並鼓勵市民按自身情況考慮是否繼續戴口罩。其實全球封城等嚴厲防疫措施難免對市民帶來不少影響,但若能總結過去抗疫經驗,同時各地專家可進一步提高人口免疫能力,如透過全面接種疫苗等建立更大型的混合免疫屏障,可避免再有疫症時醫療系統崩潰,為日後抗疫帶來好處。

《01醫務所》與資深工程師源栢樑合作,逢周一推出專欄「源途有你」,分享工程與醫療的大小事。

源栢樑一直以推動工程界專業發展為己任,是香港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數十年專業路途,著實值得回憶,亦深信後來者或可從中領會工程專業要點所在。源途有你,就讓大家一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