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專家師徒式培訓35名香港中醫 醫管局研拓展更多專科中西醫協作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醫管局「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至今已推行半年,計劃於3月進入第二階段,三名內地中醫學者於新階段往5間醫院續推進中西醫協作服務,包括首次在靈實醫院開拓呼吸科中西醫協作,以「師帶徒」形式參與培訓的本地中醫師亦增至35人。

醫管局指,計劃獲廣東省中醫院及中醫藥局支持及認同,故會繼續推行及希望持續推行,期望未來邀請更多中醫專家赴港,包括腫瘤科、腦病科/神經內科、骨關節科及針灸科,並深化「師帶徒」中西醫協作臨床培訓。

醫管局「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至今推行半年。左起:廣東省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吳廣平、廣東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謝東平、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及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鄒旭。(張浩維攝)

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去年11月展開 5名本地中醫師作住院臨床高階培訓

醫管局去年11月展開「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三名廣東省中醫院學者正展開為期一年的訪問工作,至今已有半年,計劃也已於3月份進入第二階段。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表示,三名學者第一階段已到伊利沙伯醫院及瑪嘉烈醫院展開中西醫協作治療模式,照顧新冠重症患者,並首次以「師帶徒」方式,帶領5名本地中醫師作住院臨床高階培訓。

第二階段計劃參與「師帶徒」本地中醫師有30名

黃巧雲表示,第二階段工作已於3月展開,三名中醫學者會分別到4間已有中西醫協作中風治療服務的醫院,檢視其臨床方案,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沙田醫院及東華醫院;另會首次往靈實醫院,探討呼吸科的中西醫協作模式,參與「師帶徒」的本地中醫師亦增加至30名、即兩階段35人。

三名中醫學者會分別到4間已有中西醫協作中風治療服務的醫院,檢視其臨床方案,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沙田醫院及東華醫院。(醫管局提供)
黃巧雲指,會繼續計劃亦期望計劃恆常化,未來會邀更多大灣區資深中醫專家到港。(張浩維攝)

醫管局期望計劃恆常化 邀內地專家到腫瘤科、骨關節科等探討中西醫協作

她表示,目前香港中西醫協作病種只有中風、癌症舒緩及骨骼痛症,計劃擴展至呼吸科是因新冠肺炎主要影響呼吸系統及肺功能。她稱上星期拜訪廣東省中醫院及中醫藥局,獲對方大力支持及認同,會繼續計劃亦期望計劃恆常化,未來會邀更多大灣區資深中醫專家到港,包括腫瘤科、腦病科/神經內科、骨關節科及針灸科,探討更多中西醫協作可能,並深化「師帶徒」中西醫協作臨床培訓,培訓一批在中西醫協作工作中「衝鋒陷陣」的本地中醫師。

三名廣東省中醫院學者正展開為期一年的訪問工作,並以「師帶徒」方式,帶領5名本地中醫師作住院臨床高階培訓。(醫管局提供)
鄒旭認為香港及內地的中醫培訓各有優勢,兩地合作可有協同創新。(張浩維攝)

訪問專家之一、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鄒旭認為,香港及內地的中醫培訓各有優勢,例如香港在全科培訓上較優、內地則有不少專科培訓,認為兩地合作可有協同創新。他又提到中醫培訓主要分「學院派」及「跟師父」,認為「師帶徒」模式可結合兩者優勢,彌補科班「只學皮毛」的不足。

廣東省中醫院主任謝東平:作香港中西醫協作粘合劑

另一專家、廣東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謝東平則表示,計劃中與不少香港西醫交流,對方持開放態度工作,以對病人好的想法去與中醫共同制定最適切治療。他指香港中醫師中醫基礎水平高,今次交流學者主要發揮橋樑作用,「以往香港中西醫較少合作,我們做其中的粘合劑,在住院方面中西醫可有更多的接觸。」

謝東平稱香港中醫師中醫基礎水平高,今次交流學者主要發揮橋樑作用。(張浩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