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建蓄洪池空談八年 排洪力僅應付50年一遇 終釀水浸地獄

撰文:何瑞芬 孔繁栩 馬煒傑 陳葆琳
出版:更新:

本港上周經歷世紀黑雨,多區仍處於災後重建階段,今次出現嚴重水浸的地區,根本不在政府水浸黑點之列,其中黃大仙洪水衝入港鐵站、淹沒商場的畫面仍歷歷在目,為何防洪系統如此不堪一擊?當日在跨部門記者會上為這場暴雨定性為「重現期超過500年」的渠務署,原來在2005年至今,為黃大仙規劃了三個跟雨水排放的工程,結果只有一個在2011年完成,另一個工程要延誤至2025年。

關鍵的地下雨水蓄洪池工程,是因應2014年3月龍翔道水浸,在2015年完成研究並建議在摩士公園新建一個蓄洪池,延至2019年才有立項編號為「4176CD」,期間渠務署曾向黃大仙區議會表示,如順利獲得撥款則可在2023年動工。但實情是該工程仍在規劃設計中,未排上立法會議程,動工遙遙無期。

《香港01》翻查近20年有關黃大仙區的雨水排放相關工程,其2005年批出撥款的改善雨水排放系統工程,只能提升至「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與「500年一遇大雨」有10倍距離。

根據渠務署當日的說法,市區排洪設施主要是以200年一遇的雨量作標準,今次暴雨期間的雨量已超出設計容量。換句話說,目前黃大仙渠務的防洪能力只及現有標準的四分之一。

▼9月9日 黃大仙中心北館水浸後滿目瘡痍▼

+25

署理渠務署長:是大雨沖來落葉、垃圾 瘀塞渠口

《香港01》向渠務署查詢工程遲遲未啟動,是否導致今次黃大仙變成「水浸地獄」的元兇。等候回覆期間,署理渠務署署長徐仕基就將軍澳今早(11日)水浸會見傳媒,他回應上述提問時,表示黃大仙的水浸事故,「主要原因都是大雨,雨水沖來一些落葉,及一些垃圾,隨著雨水沖到去水的渠口,造成淤塞,引致局部地區的積水,以今天(將軍澳水浸)為例,主要都是局部『積水』,不是『水浸』事件。」

天文台上周五(7日)晚上11時05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在世紀暴雨期間,黃大仙龍翔道化作汪洋大海,黃大仙中心北館底層被淹至沒頂,洪水滔滔湧入港鐵黃大仙站,駭人畫面仍歷歷在目。黃大仙中心底層多間店舖仍需維修,黃大仙站個別位置仍有滲漏,部份月台幕門尚待修復,損失仍在點算。至昨日(10日)早上6時25分再發出黃雨警告達2.5小時,黃大仙一帶再次水浸。

現存4水浸黑點:新田、林村、漆咸道南及薄扶林

根據渠務署網站,現時只有4個水浸黑點,分別為元朗新田、大埔林村、油尖旺漆咸道南及南區薄扶林,黃大仙區並未位列,過往也非「打風落雨」時常關注的杏花村、鯉魚門等極高風險水浸地區,為何一夜暴雨,黃大仙排水系統儼如回到解放前?

翻查近20年黃大仙區與雨水排放相關工程文件,政府曾撥資6.5億元進行「九龍改善雨水排放系統工程計劃」,其中在2005年,發展局批出1.6億元工程合約,改善尖沙咀、土瓜灣、黃大仙及油塘一帶的雨水排放系統,並已在2008年至2011年間分階段完成。

▼9月7日 黃大仙港鐵站變成汪洋▼

+4

近20年唯一完成項目 僅抵禦50年一遇暴雨

根據當時渠務署上交立法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的文件,該系統工程在黃大仙建造長約1公里、直徑介乎750毫米至 2,100毫米的排水渠;及長1公里、大小為2.4米乘2米至4米乘2.3米的箱形暗渠。該署預料完成工程後,該區防洪標準將可提升至可抵禦重現期為「50年一遇的暴雨」,與近日發生500年一遇暴雨有10倍差距。

事隔十多年後,政府指全港超過4,100公里地下污水渠及雨不少已使用數十年,出現老化及耗損,提出兩項工程,包括「地下污水渠及地下雨水修復工程」。

渠務署正進行地下渠管修復及勘測工作,提出修復包括龍翔道在內的地下渠管,但工程延期至期望2025年完成。(區議會文件)

第二項工程一再延誤 最新目標2025年完成

渠務署在2018年就上述「修復工程」準備第二階段工程,向黃大仙區議會作出諮詢,文件提到會勘測區內約9.1公里長及修復約1.2公里長的地下渠道,當中包括修復今次「重災」的龍翔道部份地下渠道,並預料工程在2019年底展開、2024年完成。

不過,發展局2020年提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文件中,已延期近一年、至2020年9月才展開,落成時間由原來「預計2024年」,變成「以期於2025年完成」,料至少有一年延誤。

疫情影響施工 2015年研究提升防洪能力

對於延誤原因,黃大仙區議員譚香文亦向《香港01》表示,渠務署在過去數年已分批為區內的老化渠管進行翻新更換工程,但受新冠疫情影響曾被迫停工,至最近一年才恢復正常進行,導致更新工程進度緩慢,目前很多渠管仍是沿用了數十年的老舊喉管。

正進行的修復渠管工程尚要等多兩年,另一邊廂政府已預示黃大仙或容易出現水浸。渠務署文件指出,「以往在暴雨期間,黃大仙區部分地方,如沙田坳道和龍翔道等,容易出現水浸」,並指已在2015年斥資1,300萬元進行「東九龍雨水排放整體計劃檢計研究」,並建議提升包括黃大仙區在內的防洪能力。

▼9月8日早上 黃大仙龍翔道觀塘方向再度水浸▼

+12

研究建議在摩士公園建地下雨水蓄洪池

該份研究文件雖未有整份披露,但渠務署在2016年已向黃大仙區議會食物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透露根據該研究,發現黃大仙區過去數年有若干水浸事故,「若加上氣候變化所引致的增加降雨量和上升海平面,水浸情況將變得更頻密及嚴重」,並提出推行「黃大仙區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建議」。

文件指出,渠務署因應2014年3月龍翔道水浸事件,建議在摩士公園新建一個地下雨水蓄洪池,把上游部份雨水經竹園道擬建的雨水排放管道截流至較下游的擬建雨水蓄洪池作臨時儲存,待洪峰過後才排放,加強龍翔道及沙田坳道排洪能力」,並改善蒲崗村道的排水管道。

蓄洪池一直沒動工時間表 2019年才立項未見時間表

不過,該工程最早雖然在2015年提出,但一直未有動工時間表,渠務署2018年在黃大仙區議會交代工作時,只稱「如順利獲得撥款,工程預計2023年開展」,之後直至2019年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文件上,才首次知適其立項編號為「4176CD」,至今未向財委會申請撥款。

翻查渠務署網站,工程編號4176CD「黃大仙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目前仍在規劃設計中。(渠務署網站)

翻查渠務署網站,工程編號4176CD「黃大仙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目前仍在規劃設計中,尚未批出任何工程合約,也未有交代工程何時開展。

工程師學會:有蓄洪池不會水浸

香港工程師學會岩土分部上任主席卓子然今早在電台節目表示,港府過去建造不少蓄洪池,而有蓄洪池的地方今次水浸情況較輕微,相信這些蓄洪池有發揮作用。

註冊結構工程師倪學仁早前回覆《香港01》查詢時,曾分析黃大仙情況特別嚴重原因,認為黃大仙受地勢問題所限,獅子山的雨水基本上都會根據山勢由山頂流往黃大仙一帶,所以該區會不時水浸。

▼9月8日早上 黃大仙中心北館地下被淹沒▼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