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楊清奇指黎覺美反枱後變激進 認為新聞評論都要變

撰文:劉安琪
出版:更新: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勾結外國勢力案,審訊今(4日)踏入第37天,控方傳召《蘋果日報》時任主筆楊清奇開始出庭作供。楊提到參與「飯盒會」時,曾向黎反映論壇版不夠作者,黎便提意找多些海外作者,楊稱黎的回應是指示,一定要做,他又認為海外作者對《國安法》顧忌較少,批評政府會較尖銳。

楊又提到,2019年10月,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發表對華政策後,黎認為「美國反枱」,會帶領日本及西方國家改變對華政策。楊指黎是成功生意人,並認為評論及新聞等亦要有所改變,他認為黎的政治立場,亦是由那個時候變得激進,並在《國安法》出台之後,不再追求平衡報道。

楊清奇指黎智應的回應就是指示,一定要做。(資料圖片)

楊在內地出生及接受大學教育

《蘋果日報》時任主筆楊清奇,今作為第三名「從犯證人」作供。楊在庭上確認,他在內地出生及接受大學教育,1993年來港,1998年加入《蘋果日報》任職中國組高級記者,2015年升任為主筆,直到2021年6月被捕,一度獲警方保釋,其後就本案承認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

負責寫社評及管理論壇版

楊續指,他擔任主筆時主要負責撰寫社評「蘋論」及管理論壇版。其中論壇版於每周六均會有特定主題,由不同作者圍繞該主題撰寫評論文章。控方提問刊印在報紙的文章是否都會上載至網上,楊稱:「正常都會見到。」並補充雖然決定在網上發布哪些文章的最終決定在他,不過他甚少干預其他同事的決定,除非他有不同意見,才會「叫佢哋擺上去」,惟此情況甚少發生。此外,羅偉光亦曾在「無經過」楊的情況下,指示其他同事上傳文章。

楊清奇稱,他曾向黎智英反映評論版作者不足,黎叫他找海外華人作者。(資料圖片/區嘉樂攝)

海外中文作者較少顧忌批評政府會較尖銳

控方其後提及「飯盒會」,楊憶述於應邀出席2020年7月的「飯盒會」,主題為各部門在《國安法》生效後所面對的問題。楊當時向黎反映論壇版作者不足的問題,黎的指示為:「如果係香港作者唔夠,搵多啲海外作者。」提及海外的中文作者有何特別之處,楊稱:「佢地無咁擔心國安法對佢地既影響,提出問題對政府批評會尖銳啲、無咁多顧忌。」

黎生的回應就是指示要跟住做

控方隨即在庭上展示由陳沛敏撰寫的「今日飯盒會討論重點」,楊認為當中使用「討論」一詞並不恰當,稱:「開會時基本上係各個部門請示番黎先生,黎先生作出指示,無討論問題...其他部門提出問題,我都唔會干預。」楊又指當日除了黎外,沒有其他人就論壇版給予任何意見。法官李運騰聽罷問,員工在會議期間有否交流意見。楊回應:「基本上無。」並解釋說:「因為唔係討論重點,基本上係黎生回應...回應就係指示,我地要跟住去做」。

黎的指示一定要執行

楊另指「飯盒會」分不同部門召開,他只有在受邀時才會出席,他非每次都會出席,因他只是部門的主管,並非高層,故亦未能說出出席會議的次數。控方之後問及「飯盒會」的目的,楊形容為:「收集各個部門問題,針對問題作出指示。」他又說黎的指示屬「一定要執行」,並說:「嗰次話要邀請海外作者,可能張劍虹先生覺得我做得唔好囉,佢親自搵人。」

不會反對黎專欄的意見

楊又提及,香港社會於反修例事件初期的「反應唔係咁激烈」,6月開始才有較大規模遊行。問及黎當時有否任何指示,楊回覆稱:「《國安法》出台之後呢,佢指定既作者都對《國安法》唔滿意嘅。」至於反修例方面,黎則未有給予論壇版直接指示,但黎在專欄《成敗樂一笑》撰寫的文章則清晰提到其意見,是故:「論壇一定唔會同佢作對、反對佢既意見。」

黎智英與彭斯曾會面,但楊清奇認為直至彭斯演講中講對華政策後,黎才變得激進。(資料圖片)

認為美會帶日及西方改變對華政策

控方之後提及,黎於 2019 年 7 月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會面。楊指該事與評論無關,故黎不曾向他提及事件,但稱2018年10月,彭斯在哈德遜研究所( Hudson Institute)發表了對華政策演講時,黎有在WhatsApp與他交流意見。黎當時認為「美國反枱」,會帶領日本及西方國家改變對華政策,並乘中國弱勢落井下石。楊說:「我覺得黎先生既政治立場由嗰時開始變得激進」。

國際形勢有變 新聞評論都應該變

控方追問楊何謂「激進」,楊指黎曾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對市場顧客的需求有很好的把握。黎認為當國際形勢有變後,新聞、評論都應該有所改變。楊進一步解釋,反修例運動發生後,黎的新聞報道角度變得激進,更甚在《國安法》出台之後,黎:「唔追求平衡報道既問題。」

4名被告:黎智英(76歲)、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蘋果日報印刷有限公司及蘋果日報互聯網有限公司,被控一項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和兩項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

案件編號:HCCC 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