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買股票蝕硬、唔好分期付款?4個媽媽年代建議 今天已過時

撰文:Planto
出版:更新:

「食多啲蔥,大個會聰明啲。」、「我幫你儲起啲利是錢,大個仔先畀番你。」、「吞生果核,頭頂會生樹。」每個小朋友都從父母無數善意謊言中長大。關於個人理財,每位爸爸媽媽都身體力行地與我們分享經驗。雖然父母「食鹽多過你食米」,但正所謂「時光可變,世界可變」,許多道理亦隨時代變遷。

以下幾個金錢觀,你可能細細過已經聽過,但今日或許已不合時宜。

在理財投資角度,媽媽的話有時也不要太聽從啊!(按圖了解)

+18

1. 「千祈唔好申請信用卡」

上一輩不少人認為信用卡是先使未來錢,容易碌爆卡,令人陷入萬劫不復的債務深淵。其實,信用卡好與壞,在乎用家的自制能力。假如你無節制地胡亂使錢,信用卡可使令你陷入險境,但對於精明消費者,信用卡可幫到你儲積分、賺現金回贈、飛行里數、折扣優惠,着數多不勝數。

此外,現今網上購物盛行,擁有信用卡,你可以更加方便地於HKTVmall、Ztore、Amazon等網站購物。去旅行前,到Expedia、Agoda、Klook等網站預訂機票及酒店,也要用到信用卡。

2. 「投資一定蝕死你」

1973、1989、1997、2008……幾代香港人都曾經歷股災。慘痛回憶令部分人誓神劈願,決心不再沾手投資,有長者甚至不信任銀行,寧願將錢放入月餅罐再收落床下底。

不過,你遠離投資,通脹卻會找上門。「30年前一個菠蘿包幾毫字!」長輩對此琅琅上口;即使你是90後,亦可能記得小時候一個麥當勞套餐廿蚊有找。不投資,儲蓄會跑輸通脹。

美國有研究指,假設一個25歲打工仔年薪31.5萬港元(40,456美元),儲蓄為人工15%,如果佢投資股票市場,按過去40年平均回報及息率推算,到65歲退休時,將擁有3,565萬港元(457萬美元);如果將錢放入銀行,會有991萬港元(127萬美元);如果將錢放在床下底,就只得439.5萬港元(563,436美元)。

只要開始儲錢及投資,在複利率助長下,就會進入錢搵錢的循環。假設每年儲蓄5萬元,以1年回報率5%計,首年獲利2,500元。聽落似乎唔多,但只要持之以恆,每年重覆上述步驟,10年後本利和可滾存至$660,339,比當初投放的本金多出16萬!早儲早享受,遲儲少幾球,這就是複利率的神奇威力。

相關文章:股票.巴菲特|8大逆市投資術新手必學 一原因支持借貸也要入市

+20

3. 「唔好借錢/分期付款」

老一輩人理財審慎,堅守量入為出原則,就連買樓都full paid。這種理財態度十分安全,但在現今社會可能令人錯失機會,較理想做法是在確保有能力還款情況下,適當地借貸。

以買樓為例,香港樓價貴絕全球,要full paid可能要不吃不喝19年。相比起1980、90年代按揭利率曾高踞十幾廿厘,現時屬低息水平,借錢買樓是理所當然。在買手機、電器時,不少商戶或銀行提供免息分期優惠,助你保留更多資金,用作投資或實現其他目標。

另外,各大銀行有推出稅貸或其他低息貸款,如果你有信心借款後,能夠用其他投資方式「錢搵錢」賺得更多及順利還款,亦可在衡量風險後考慮借錢。記住,借錢的大原則是「還得到先好借」。

4. 「網上買嘢呃人㗎」

現今世代,衣食住行樣樣都可以喺網上辦妥,但仍有不少長者對此戒懼,擔心網購時會遇到騙子。

但其實,具信譽的本地或海外網購平台,一般都列明退款機制或對買家的保障,而且網上交易會有銀行付款記錄,比起在實體店或其他場合遇到騙子的風險不會特別高。

網上購物還有節省購物時間、毋須自行搬運、賺信用卡積分等好處。在外國網站或代購網買外國產品,通常比在本地實體店更平,產品種類亦更豐富。只要睇清楚產品資料、送貨及銷售條款,長輩們都可以成為精明網購消費者。

【延伸閱讀,更多打工仔理財投資建議】

理財|狂被舊同學勸買保險?4個常見疑問 判斷該否買、先買哪種

+11

財務自由|初入職場 一事比買股票更重要 即睇20至50歲理財方向

+8

儲蓄保險|回報有保證好過放銀行?7大產品特性理財新手買前要知

+12

理財|發達前先養成慳錢、不負債4個習慣 最後一點巴菲特也在做

+15

【本文獲「Planto」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