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頹喪名畫二創變《連登仔》 網民:認識名畫更好方法

撰文:可夫
出版:更新:

哲學家羅蘭‧巴特曾有名言「作者已死」,指作者本人的創作背景和創作動機,對於作品意義的詮釋已不再有權威性,是讀者的閱讀對於創造性文本的產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最近,連登討論區舉行了「第一屆名畫命名大賽」,一眾網民二創多幅傳世名畫在當代的新名稱,獲其他網民大讚以新角度認識名畫。當中參賽作品極多,小編選了當中部份,看看網民二創名字以外,名畫本來主題是怎麼?

1. 二創名稱:(作者)蠶蟲師爺《十二點Deadline》

原作:Edward Munch《Skrik》(《吶喊》)

挪威畫家Edward Munch(1863-1944)於1893年創作的作品,表現主義繪畫風格的代表作,表達了強烈「存在性焦慮」。

Edward Munch在1892年1月22日的一篇日記中記錄了《吶喊》的靈感來源:「我跟兩個朋友一起迎著落日散步——我感受到一陣憂鬱——突然間,天空變得血紅。我停下腳步,靠著欄桿,累得要死——感覺火紅的天空像鮮血一樣掛在上面,刺向藍黑色的峽灣和城市——我的朋友繼續前進——我則站在那裏焦慮得發抖——我感覺到大自然那劇烈而又無盡的吶喊。」幾十年來,這幅畫已經演變成了焦慮的普遍象徵,並因此衍生出了Emoji表情符號「尖叫者」。

2. 二創名稱:(作者)蠶蟲師爺《漏單》

原作:Edgar Degas《L'Absinthe》(《苦艾酒》)

印象派畫家Edgar Degas(1834-1917)於1876年創作作品,又名《In a Cafe》(《咖啡館》),現存巴黎奧塞博物館。1876年的油畫《苦艾酒》描繪了一個咖啡館裡神色嚴峻的苦艾酒飲者,Degas本人從來沒有給這幅畫取名為《苦艾酒》,可能是他的畫商,或者之後這幅畫的某個主人取了這個名字。多年後,這幅畫在倫敦藝術品世界掀起波瀾,倫敦的藝術評論家們認為這幅畫是嚴峻現實主義(一種波西米亞藝術家熱中主題)的代表,並將其作為抵制酒精及法國的課程。

這幅畫描繪擠縮在咖啡屋角落的一對男女,女的為演員亞蘭.安德蕾,男的是名雕刻家馬賽林.德布丹。Degas在構圖上大膽巧妙地融入日本式風格,有力地創造出當時都市中放蕩不羈生活者的「典型」。這幅雙人肖像亦為一幅風俗畫,前景大理石桌造成歪斜的幾何空間,隱喻二名男女心靈的空虛,他倆遲鈍、孤寂,酒精正一步步地侵蝕他們。苦艾酒佈局在整幅畫的正中央,意義非比尋常。為了突顯二個人物的愚蠢可笑,Degas故意將兩個微醺的人安置在一個混亂的空間中。根據竇加自己的解釋,他的畫法可使現實更具鮮活效果。酗酒者漠然、無力感的神情。

3. 二創名稱:(作者)好向左走向右走心痛《連登仔》

原作:Paul Delaroche《Napoléon à Fontainebleau, le 31 mars 1814》(《拿破崙在楓丹白露宫,1814年3月31日》)

作者Paul Delaroche(1797-1859)是十八世紀學院派畫家之一,擅長對於歷史事件的描繪,並創作出大量關於歐洲歷史的畫作。這幅是他1840年創作作品,這幅油畫風格介於歷史畫與肖像畫之間。拿破崙頭髮淩亂,身材臃腫並且有十分頹廢的坐在座位上。並且可以看到他周遭的環境也顯得十分淩亂。這幅顯示拿破崙傳奇一生最後階段的畫作一經展出就引起了轟動,現藏於巴黎榮軍院博物館。

4. 二創名稱:(作者)學者零知《你都有今日喇》

原作: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Two Women at a Window》(《窗前兩位女人》)

西班牙巴洛克派畫家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1618-1682)約1655-1660年創作的作品,這位畫家一生以畫宗教畫與描繪街道小孩與女人聞名。畫中一位年輕女孩,一手停放窗台,另一手襯托臉頰,深邃的輪廓,甜美的笑容,直直地看著你,充溢著青春,相對地,後面的女人戴著頭巾,遮住嘴巴,又在護窗板後面,一副羞澀模樣,兩人一種情感,兩種模樣!

5. 二創名稱:(作者)愛麗絲夢遊香港:《爸爸快啲收埋部ps5 阿媽返嚟啦》

原作:Johann Georg Meyer Von Bremen:《Girl listening at the door》(《女孩在門前傾聽》)

Johann Georg Meyer Von Bremen(1839–1898),德國畫家,擅長以《聖經》、農夫和家庭為題材。《Girl listening at the door》是他在 1866年創作作品。

6. 二創名稱:(作者)學者零知《喂,陣間lunch食乜好?》

原作:Raphael《The Sistine Madonna angels》(拉斐爾《小天使遐思》)

這兩個小天使畫是截選自Raphael(1483-1520)名作《西斯汀聖母像》(1512-1514)。畫中聖母抱著年幼的基督,右邊有一位年長的教徒,左邊則是一名年輕女子,下方有著兩個天使,在那裏似乎等著聖母的到來。據說靈感是來自Raphael有一天倚窗眺望時,忽然看見鄰近的麵包店兩個玩耍的小男孩,天真瀰漫像兩個天使,他立刻把那兩個小孩也素描下來,回到畫室後就把這兩個小孩給畫在聖母的下方,然後並加上了一對翅膀,成為這傳世名作神來之筆,後人亦多截取這兩個小天使作藝術品發售,取名《小天使遐思》。

Raphael名作《西斯汀聖母像》

7. 二創名稱:(作者)陰盛陽衰:「 水浸都係黃雨?」

原作:Diego Velázquez《Felipe IV a Caballo》(《菲利浦四世騎馬肖像》)

網民選用這張水浸騎士的作品,是近年惡攪自Diego Velázquez(1599-1660)的《菲利浦四世騎馬肖像》。2019年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5)於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普拉多美術館趁著大會在其「主場」馬德里舉辦,與WWF攜手合作,進行名為「+1.5ºC改變了一切」的活動,藉此呼籲各國政府重視氣候變遷,協力合作避免全球溫度上升超過1.5度。館方挑選四幅名畫進行二次創作,二創畫中的人物將會如同未來人類一樣,面臨氣候變遷帶來的困境,其中一幅便是《菲利浦四世騎馬肖像》。

Diego Velázquez筆下的《菲利浦四世騎馬肖像》,原本騎在馬背上、英姿颯颯的菲利浦四世,因為海平面上升,淹沒大地,只剩看見其上半身,馬匹亦寸步難行。

Diego Velázquez《菲利浦四世騎馬肖像》
Velázquez還有另一幅較多人認識的傳世名畫《宮女》(1656-1657)。

8. 二創名稱:(作者)倚卵激射《新月結單》

原作:Jacques-Louis David《La Mort de Marat》(《馬拉之死》)

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是法國大革命時代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此畫描繪的是 David朋友,法國革命家、記者馬拉被刺殺,死在浴缸之中的場景。 David在馬拉被刺後兩個小時,約莫晚上九點,就趕到了現場,及後創作這幅畫的目的便是悼念馬拉之死,將其描繪成了為革命而獻身的「殉道者」。

馬拉在浴缸中垂下的手臂、光與影的錯位使馬拉的死亡轉化成一位殉道的聖徒,在藝術史中多次與米開朗基羅的聖母憐子像做為對比。而這幅畫也激起了巴黎市民對馬拉還有雅各賓理想的無限同情,把恐怖政治推上了巔峰。

9. 二創名稱:(作者)大官西:《我無醉》

原作:Vincent Willem van Gogh《The Starry Night》( 梵高《夜星》)

《星夜》(荷蘭語:De sterrennacht)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梵高於1890年在法國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裏創作的一幅著名油畫,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現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1889年,在與高更一次爭吵之後,梵高思覺失調症復發而割下了自己左耳,並用手帕包起後送與一名妓女。之後於5月8日自願前往一家精神病院治療。在入住精神病院期間,梵高創作了大量的繪畫作品,共計一百五十多幅油畫和一百多幅素描。在此階段的繪畫,梵高的畫風開始趨向於表現主義,作品充滿憂鬱精神和悲劇性幻覺,其中作品《星夜》正是其中代表之一。

10. 二創名稱:(作者)倚卵激射《溝女高手》

原作:Pierre Auguste Cot《The Storm》(《暴風雨》)

《暴風雨》由法國畫家Pierre Auguste Cot(1837-1883)於1880年時所完成作品,《暴風雨》的主題是描繪一對年輕、適婚的情侶。這畫作使人聯想作者另一幅作品《春天》(1873),後人更將這兩幅畫視為共生作品。

在人物的刻劃上,充分展現了法國新古典主義的技法,女子向右上方看去,望向黑暗面的動作,彷彿暴風雨即將到來。而男子微微轉向左方面帶笑容地看著女子,正享受著與她相處的時刻。Pierre在這張畫中巧妙融合了故事性的情節,不但讓整幅畫作顯得更加有張力、和諧與韻味,在光線的襯托下,畫面暗部、陰影及亮部的色彩變化與韻律性的對比更是讓畫作本身極富戲劇性。

Pierre Auguste Cot《Springtime》(《春天》)

【義大利隱世教堂內藏多具18世紀驚世大理石雕像,雕像迫真到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