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出糧】百姓收錢後趕緊消費 財政破產成國民政府敗走主因

撰文:可夫
出版:更新:

以大堆現金出糧,在當代都市是罕見事。可是,在經濟動盪的年代,出糧不單爭要現金,還要鬥快用錢,趕在貨幣急速貶值時,把血汗錢換上生活必需品。1949年國民政府戰敗遷台前夕,便出現老百姓要推一車銀紙購物的情景。今天便和大家談談半個世紀多以前,這段全民「拋售」現金,頻撲「花錢」的艱苦歲月,看看通貨膨脹如何埋葬民國政權。

1929-1933年華爾街金融危機蔓延全球釀成大蕭條,全球多國採用金本位制度,中國是少數採銀本位制度國家,這讓中國逃過這場席捲金本位國家的經濟大恐慌。當大多數人以為中國逃過大蕭條後,金融災難卻悄然在萌芽生根。

為何政府可不斷發鈔

首先說明一下信譽貨幣的概念。在貨幣誕生以後,人類歷史長時間即以金、銀或銅為媒介,並以金屬貨幣交易。大約十九世紀,全球普遍實行金本位制度,這表示一國政府每發行一元紙鈔,會確保這鈔票能在政府庫房換得若干法定面額黃金。

金本位制度確保紙幣背後有一定貴金屬支持其價值,可是保值同時卻大大限制政府財經政策,即使政府要刺激交易,或增加政府開支,若果沒有足夠金屬儲備便無法增加貨幣供應量。二戰前後由於國際經濟規模發展,政局動盪迫令各國擴大開支,金屬本位制度難以推行,一些國家嘗試把貨幣與其他大國貨幣掛鈎;時至近代,如美國等大國印鈔便全憑政府信譽,政府可全憑自身需要而無限印鈔,當然其中涉及金融調控措施,否則便會如非洲國家津巴布韋般,胡亂印鈔造成數以百倍的通貨膨脹。

三十年代中國政局動盪不安,外有日本侵華,內有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極難推動統一貨幣政策,亦因為國用日乏,而需濫發貨幣解燃眉之急。時值美國總統羅斯福推新政以求擺脫大蕭條危局,1934年美國出台《白銀收購法案》,國際銀價立刻飆升3倍到4倍,對於直接使用白銀作為貨幣的中國來說等於中國貨幣對美元匯價升值。在市場上,即表示其他國家感到中國商品價格奇高,而中國民眾頓覺洋貨便宜。

大蕭條危機下各國為了轉嫁危機,紛紛採取貿易壁壘等做法,限制進口,極力擴大出口。而美國對白銀價格進行管控,放棄金本位制,提高白銀收購價格,且禁止白銀出口,國際白銀價格急速上升,這政策讓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國內物價持續上漲。為了解決這難題,當時的國民政府放棄舊有的銀元體系,在1936年發行「法幣」。

中央銀行委託英國華德路公司於1926年印製之法幣。(www.archives.gov.tw)

法幣:政府信譽破產開始

「法幣」推行早期和英鎊掛鉤,其後逐漸和美元掛鉤,早期幣值有較大保證,購買力相對均衡。但隨著第二年抗日戰爭爆發,國民政府開始加大發鈔量以籌集軍費。1937年抗戰前夕,法幣發行總額不過14億餘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幣發行額已達5000億元。

抗戰勝利後,本來正是戰後重建良機,但國民政府昏招迭出,先後以不合理的兌匯價制定法幣與偽汪政權貨幣、甚至與美元的匯價,一切只以有利政府為優先考慮。這種完全違背經濟規律政策,造成大量法幣遊資蜂擁至上海搶購,結果造成物價飛漲。新匯價使法幣價值被高估六成以上,造成進口暴增出口暴跌,國際收支迅速惡化。待官方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改為浮動匯率以後,法幣突然貶值又引起物價大幅波動。到了1948年,法幣發行額竟達660萬億元以上,等於抗日戰爭前的47萬倍,期間物價上漲3492萬倍。

三十年代後期,國民政府治下通貨膨脹嚴重,大學教授收入大幅貶值,據載學術界泰斗、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到了冬天,買煤取暖的錢都沒有。(網上圖片)

抗戰之前,據載大學教授月薪是400-600元,是熟練技工月收入的20倍以上。當時一個普通教授薪水養十口之家是不成問題的,而到了到1948年6月,大學教師月薪卻「漲」至500萬元,可是月入卻只能購買半石米,連自己的口糧都無法維持。季羨林在回憶往事時說,在國民政府管治最後一年,學術界泰斗、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到了冬天,他連買煤取暖的錢都沒有」。

在1947年7月24日美聯社電訊記錄便保留這記錄:100元法幣1937年可買一頭耕牛或兩頭黃牛,1938年值一頭黃牛,1939年值一頭豬,1941年值麵粉一袋,1943年值一隻雞,1945年只值雞蛋2個。作家茅盾在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記載:「當時流行著這樣的笑談:『在中國唯一仍然在全力開動的工業是印刷鈔票』。」

1930年代末期,100元法幣的購買力變遷。(圖片來自伊沛霞《劍橋插圖中國史》)

金圓券:政府垂死掠奪

法幣貶值成紙讓國民政府陷入恐慌,唯一可做是發行新的貨幣來解一時之困,惡名昭著的金圓券因此面世。這種貨幣之所以背上罵名,有觀點認為這是國民政府明知大勢已去,仍借濫發新鈔來最後掠奪民間資本。

金圓券最初規定與黃金直接掛鉤,一元等於純金0.22217公分,發行總額以20億元為限。同時規定私人不得持有黃金、白銀及外匯,限期收兌,逾期一律沒收;全國各物品及勞務價格應照1948年8月19日以前水準凍結,並派員監察各地發行金圓券情況。為了平抑物價,國民政府勒令商家不准提高貨品價格,更派蔣介石之子蔣經國到上海打虎,勒令各資本家一一申報財產,上交金銀外匯,並立法規限商業供給,嚴禁囤積貨品影響價格 。

一百萬面值金圓券(網上圖片)

其後,金圓券發行限額並沒有嚴守法定數量。國民黨政府不斷發鈔填補赤字,金圓券購買力開始大幅下滑,至1948年12月底,金圓券發行量增至81億元。至1949年4月時增至5萬億,至6月更增至130萬億。面額也愈來愈大,從初期發行的最高面額一百元,到最後竟出現五十萬元、一百萬元一張的巨額大票。金圓券流通不到一年,再次步入法幣後塵,形同廢紙。本來用於挽救通貨膨脹的金圓券卻引發了更加巨大的通貨膨脹,導致國民政府財政信用徹底崩塌,民心思變,最終敗走台灣。

抗戰勝利後,貨幣進一步貶值,圖為在華美軍用中國貨幣點煙。(網上圖片)

大家在老照片和影視劇中,常常看到購買者用麻袋裝著一大疊紙幣去買生活用品,當時中國通貨膨脹嚴重,老百姓一獲發薪便馬上拿現金去買必須品、美鈔或黃金,如果稍有延遲,恐怕貶值太快,早上的物價到了晚上就已大幅改變。

史學家顧頡剛在日記記載解放軍進入上海前夕:「予購買豆腐時每方二十萬,傍晚則三十萬矣」。百姓在憤怒之餘,拒絕使用金圓券,改用銀元、銅元和銅錢,甚至自願以物易物,連支持著國民黨政權的軍隊也不要金圓券。

金圓券造成惡性通貨膨脹,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早年,發行新鈔也有五千元、一萬元甚至五萬元面值,一直到1955年左右,才最終消除了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惡性通貨膨脹這一惡疾。

【一齊回顧以擅長繪畫人性孤獨、美國畫壇大師 Edward Hopper的作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