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閱讀異世界」讓海外讀者多角度了解香港|何故專欄

2025年第33屆台北國際書展,2月4日至9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展覽一館舉行,經已圓滿結束,參觀總人次達57萬人次!

今年以「閱讀異世界」為主題,匯聚超過504家出版社,場內分為7大特色展區,包括:「綜合書區」、「童書區」、「動漫輕小說區」、「數位出版及學習區」、「公民及文學書區」、「外文書區」和「國際書區」,展示各式各樣的出版物,其中「國際書區」結集日本、法國、德國、捷克、比利時、波蘭、泰國、印度、韓國和香港等地的出版社和書店,聯合出版集團在韓國館旁邊,《回憶中的香港味道》系列有售的香港文學生活館在泰國館旁邊,匯集29間香港小型出版社的艺鵠書店就在德國館旁邊,各自以不同的出版物和活動,讓台灣讀者從多角度了解香港。
今年的主題國是意大利,以「想像無邊」為主題,靈感來自但丁與卡爾維諾的經典名句,由11位義大利當代文化界作家帶領讀者穿越創意與幻想的世界。展期共帶來7場講座和2場特展,連同「意大利主題國館:想像無邊」,場內還設有「數位主題館:命運交織的旅店」、「台灣漫畫館:漫畫極光」、「童書主題館:童話奇遇記」、「文學書區:文學成影」、「公民書區:讀字Fashion」、「閱讀異世界名人推薦展」和「書展大賞館」,合共8大主題館,匯集超過千場活動,大會特別規劃了10大追星路線,讓讀者可以和心儀的海內外作家近距離接觸,自製豐富多元又獨特的閱讀體驗。(遺憾有業務會議,錯過了吉本芭娜娜的分享會⋯⋯)
每年台北書展,都是香港作家聚首一堂的好機會,不少香港作家除了簽名會,還會有不同主題的分享會,包括:書展首天由高重建在「藍沙龍」主講《從財富自由到資訊自由》、艺鵠書店的第一場活動是由《穿Kenzo的女人劇本集》作者岑偉宗親身分享將小說改編成音樂劇本的有趣經驗、林婉雯在「國際沙龍」分享《見字如人,從跡解讀人心》、陳曦成在直播間分享《紙本鍊成──書藉設計與藝術之試煉》等,與此同時,一直支持香港作家的蓋亞文化(《打邊爐》正是由蓋亞文化推出台版),今年在「蓋亞沙龍」就有兩場香港作家的重點活動,分別是喬靖夫的《吸血鬼獵人日誌》重編版新書分享會,以及由譚劍和望日主講的「經典改編的無限可能--《偵探冰室•劇》與《馬克白的命數》」新書分享會(特別嘉賓:冒業)。
另一方面,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與陸委會合作,於書展場內設立了「夯看Hong Kong–書香滿港在台灣」專區,在台語中,「夯」是「很熱門、很搶手、很流行」的意思,而且發音跟「Hong」相近,非常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攤位設計充滿香港特色,專區內展示超過50本具代表性的香港圖書(包括《回憶中的香港味道》系列),並舉辦20場系列文化講座,包括:Rita Ip的《失眠兔》簽名書、陳慧和梁莉姿分享《香港閱讀 書寫台灣》、卓男分享《由無厘頭的笑,到有感而發地哭 - 香港電影的新出路?》、李照興分享《不能忘記的香港電影》等,我好榮幸,在書展的最後一天,應邀舉行了一場配合攤位佈置、以「香港味道」為主題的分享會。
分享會的題目是「香港飲食文化及日常生活」,我以《回憶中的香港味道》的小說劇情為基礎,和大家分享了一系列的香港美食,以及我近年在香港和台灣舉辦的餐飲劇場,由「最能代表香港的食物」開始,逐步探討近年「香港味道」的變遷,反思香港現時的「日常生活」。感謝大家的支持,以及包容我能力有限的國語,希望這次不夠完美的分享會,可以喚起大家對香港飲食文化的興趣,一起保留和傳承香港味道,努力!加油!
這次台北國際書展之旅,不只是滿載而歸,簡直是超額完成!除了重遇翻譯家三浦裕子、漫畫家左萱、藝術評論家謝佩霓等日本及台灣同行友好,我竟然在書展會場裡一再碰見形象搞笑又親切可愛的博客來小編「博小編」,作為她的粉絲,當然第一時間跟她合照留念,而有書展最後一天再見面時,她已經認得我是誰,對我說:「你就是那個『香港味道』⋯⋯」實在令人太感動了!正積極考慮和博客來合作推出《回憶中的香港味道》電子書,如果到時「博小編」可以為我拍攝一條宣傳短片就Very Good啦!
再次感謝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感謝鄧小樺!感謝香港文學生活館!感謝蓋亞文化!感謝一齊打邊爐的書店界友好!感謝在書展期間協助我的各單位!更重要是感謝「香港飲食文化及日常生活」分享會的每位參與者!期待來年更精彩的台北國際書展!
(專欄「何故火鍋館」每月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何故,內向、憂鬱而文靜的作家,已推出超過 20 本小說。從電影和打邊爐領悟人生道理。
更多電影評論文章,可參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