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楊詩敏張錦程:在AI世代,難道冇咗兩粒守宮砂才去愛?|何故

專訪楊詩敏張錦程:在AI世代,難道冇咗兩粒守宮砂才去愛?|何故
撰文:何故
出版:更新:

楊詩敏(蝦頭)於2023年的《獨腳絲打噏の難道停經才去愛》叫好叫座,今年7月將會再接再厲,上演《難道手機冇電才去愛?!》,繼續由她主演及文本創作,導演換上香港沙畫藝術先驅的跨媒體劇場人海潮,蘇子情監製,張錦程擔任藝術顧問。

趁機會借訪問為名,約了蝦頭和錦程兩位老朋友聚舊,有一段充滿歡笑的對談,好後悔沒有拍攝video……
原題:《在AI世代,難道冇咗兩粒守宮砂才去愛?!》──《難道手機冇電才去愛?!》前傳番外篇,專訪主演楊詩敏和藝術顧問張錦程

手機是我們現在日常生活的必須品,甚至是最重要的東西,「手機冇電」隨時等同於世界末日,為什麼會在「冇電」這種極端狀態下「才去愛」?

蝦頭:「冇電,就叉電囉!」

錦程:「佢嘅意思係,喺叉電嘅時候,就有愛喇!」

蝦頭:「有可能!睇吓係叉部手機?定係叉你自己。」

何故:「部手機有電嗰時冇愛?要等到部手機冇電時先至有愛?」

蝦頭:「又或者,到部手機冇電嘅時候,你先至記得有愛呢?…喺我嘅諗法裡面,手機係唔係我哋嘅全部?我哋有冇得選擇呢?」

何故:「呢個係關於『選擇』嘅故事?」

蝦頭:「係。個『選擇』係你有冇去睇翻自己,『手機』只係一個比喻,我講緊嘅係成個大時代。近呢十年,科技不停咁發達,一路行行行,好快好快好快,真係令到我都有好多反思,點呀?我係咪要追呢個節奏?喺同一時間,有好多問題你可以向外問,問AI,㩒一個掣就有答案,但係唔係所有問題都可以咁樣?」

何故:「AI答案,可以係假㗎!」

蝦頭:「冇錯!依家可以將把聲轉新聞主播嗰度,做一啲唔係真嘅新聞出嚟,你已經分唔清真同假,仲話乜嘢『有圖有真相』,有圖都未必有真相呀!所以,呢個世代嘅問題,令到我有好多反思。」

就是帶著這些問題,蝦頭創作出2025年的「獨腳絲打噏」《難道手機冇電才去愛?!》,這是結合科技和愛情的港式癲狂幽默,蝦頭再次施展渾身解數,帶領觀眾穿梭虛擬與現實,笑爆男女關係在科技下的荒謬日常。

蝦頭人生第一個音樂劇《遇上1941的女孩》,就是和張錦程合作,但其實讓蝦頭勇奪第16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喜/鬧劇)」的《愈笨愈開心》,他們也有同台演出,今回蝦頭特別邀請張錦程擔任「藝術顧問」,加上導演海潮,將會擦出什麼新火花?

蝦頭:「兜兜轉轉咁多年,返翻嚟,又有機會合作喎,咁點呀?梗係去explore吓㗎啦!就係去explore我嘅演技,就當係小龍女同楊過咁樣,喺個草叢裡面…」錦程:「?!」

蝦頭:「過啲真氣畀我…」

錦程:「妳係小龍女,我唔係楊過,我係郭靖嘛!」

蝦頭:「咩呀?嗰個係?…嗰個係?…(腦轉動中)嗰個真真正正同小龍女嗰個…(腦繼續轉動中)唔係郭靖!唔係楊過!嗰個叫乜嘢名呀?」

錦程:「尹志平。」

蝦頭:「係呀!尹志平!」

錦程:「咁我又冇尹志平咁衰。」

全場大笑。

蝦頭:「嗰個係尹志平呀!你乜嘢郭靖呢?」

全場繼續大笑。

蝦頭:「(小龍女)個守宮砂,個朱砂痣,就係畀咗佢。」

全場笑到近乎失控。

蝦頭:「所以我今次嘅『演技守宮砂』,我就要畀錦程!」

錦程:「?!」

何故:「但係(導演)海潮呢?咁海潮點啊?」

蝦頭:「勁就勁在,『守宮砂』係有兩粒嘅!左手一粒,右手一粒,海潮同佢(錦程)係夾攻㗎!」

錦程:「夾攻起上嚟,就係全身都係朱砂痣…」

蝦頭(對錦程):「你走啦你!哈哈哈哈哈哈…」

全場(工作人員,連同等待訪問的記者們)隨蝦頭一起笑到崩潰。

蝦頭(正經):「佢每次提煉我一次演技,我一粒朱砂痣就會離開,咁所以…」

蝦頭忍不住又笑了。

錦程:「手臂(上的守宮砂or朱砂痣)冇咗好多㗎喇!」

蝦頭:「所以,就趁呢個機會,嗱嗱臨過啲真氣畀我,令我演技有所提升啦!如果唔係,做嚟做去都係咁樣,我都唔想啦!」

錦程:「其實已經有好大嘅提升,好大嘅突破。」

何故:「今次有乜嘢突破?上次歌又唱埋喇,難道今次要扮機械人?變魔術?」

蝦頭:「其實呢,我今次都有一個機械人角色嘅…」

何故:「真係?」

蝦頭:「點都要做吓機械人嘅。」

何故:「唔好!妳呢個『機械人』,要唔係機械人嘅『機械人』。」

蝦頭:「咦?未諗過喎!諗吓先!仲有時間。(停頓,認真思考了一會)上次有好多楝篤笑嘅元素,今次唔係咁樣嘅,喂!我施展渾身解數嘅嗰啲梗係會啦!唱歌跳舞呀,演戲乜乜乜呀,同觀眾互動呀,呢啲唔可以冇啦!」

錦程:「你有冇見過一個show,有一個機械人係唔郁嘅呢?」

蝦頭大笑。

錦程:「一個機械人唔郁,但係要觀眾笑嘅,睇吓可以幾耐?」

蝦頭:「呢啲咪係演技大挑戰囉!」

上次《獨腳絲打噏の難道停經才去愛》,蝦頭破格演出,和觀眾一齊探索「最真実的楊詩敏」,蝦頭強調今次《難道手機冇電才去愛?!》想回歸「最純粹的表演」,而當中的「愛」,其實是「愛自己」。

蝦頭:「『愛自己』唔係一個口號,而係一個過程,要點樣搵到『愛自己』嘅一個過程,呢個先至係我想講嘅嗰種『愛』。」

錦程:「好多人都唔識得『愛』…最重要嘅係,人與人嘅communication,同埋connection…」

蝦頭:「只要重新connect自己,就可以做返一個人。」

在這個AI世代,期待「冇咗兩粒守宮砂」後演技提升大突破的蝦頭,和我們一同「重新connect自己」,一同尋找「愛自己」的過程,一同享受充滿「愛」的劇場體驗!

(專欄「何故火鍋館」每星期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何故,內向、憂鬱而文靜的作家,已推出超過 20 本小說。從電影和打邊爐領悟人生道理。

更多藝文評論文章,可參看作者Facebook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