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逝世30周年|台灣攝影展15張鮮為人知美照 呈現自由非懷舊

撰文:VOGUE Taiwan
出版:更新:

以《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開創流浪文學的暢銷作家三毛,可以說是當代最經典的女性作家。她的人生和文字直至如今都被廣為流傳,蔚為經典。如今谷公館為紀念三毛逝世三十周年推出《三毛,1976謝春德攝影展》特展。

1976年,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出版。那年,27歲的謝春德,在北投,在白沙灣,拍下當時33歲的三毛的影像:紅色的沙地,藍色的天際,白色的長袍……光影幻化中,謝春德把一個人呼之欲出的容顏,放大成獨一無二的舞台。

謝春德1949年生於台中,17歲投入攝影創作,1970年代參與「V-10視覺藝術群」,至今仍熱衷於創作,用他獨特的感性之眼觀察世界。45年後,重新整理底片,集結出15張鮮為人知而張力巨大的影像,做成這次的展覽,成為時代裡不被磨滅的印記。因為鏡頭前後的主角與攝影師,都有著不受時代侷限的個性,這組照片並不復古懷舊,而是成為流浪在時空中自由的回聲。

點圖看看謝春德鏡頭中的作家三毛▼▼▼

三毛的西方名字叫「Echo」。Echo就是回聲。是希臘神話中的森林女神,被善妒的赫拉詛咒,失去了說話表白的能力,只能重複他人話語的最後三個字,永遠,都像「回聲」。天涯海角,永遠有一個呼喚,永遠有一個追尋。這個紀念三毛的特展,便彷彿是1976年喊出的一道回聲。45年後,如前世的鄉愁,鋪展在眼前。

1943年,三毛來到這個世界,她的本名是陳懋平,因為學不會寫「懋」字,便自己改名為「陳平」。很久以後,她又給自己取了另一個筆名「三毛」。他從小就喜歡寫作,大學三年級第一次出國後,便開啟她一生對流浪的追求。後來她走得更遠,遠到天涯海角的撒哈拉沙漠。在那裏,她讓華文世界吹起了一股「三毛熱」,也將「流浪文學」推向顛峰。

三毛除了以流浪文學和優美異國風情的文字聞名,她對愛情、友誼、人生的金句也廣被流傳。

如果你給我的,和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愛情就像在銀行裏存一筆錢,能欣賞對方的優點,這是補充收入;容忍缺點,這是節制支出。
我喜歡看見幸福的人,不管他們結不結婚。
如果我不喜歡,百萬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喜歡,千萬富翁也嫁。
人生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有愛人的能力,而不是被愛。你不認識人生,是因為沒有去認識愛人的快樂。
擁有一個伴侶,固然是一種幸福,可是人生還有其他值得我去付出和追求的東西。

【延伸閱讀】三毛逝世30周年 結婚沒花束以芹菜代替:女生婚後還可以我行我素(點圖放大預覽)▼▼▼

+9
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會被別人搶走的,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
知音,能有一兩個已經很好了,實在不必太多。朋友之樂,貴在那份踏實的信賴。
我喜歡適度的孤單,心靈上最釋放的一刻,總捨不得跟別人共用,事實上也很難分享這絕對個人的珍寶。
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他的時間。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愛情不一定對人。人對工作狂愛起來,是有可能移情到物上面去的。

《三毛,1976謝春德攝影展》
展覽時間:9. 26 – 11. 14. 2021
開放時段:星期二至日 11:00-19:00
地址:谷公館 MICHAEL KU GALLERY(台灣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1號4樓之2)

【延伸閱讀】重慶繁華真相?巴黎攝影師探入四川水泥巨獸內臟(點圖放大預覽)▼▼▼

+16

【延伸閱讀】另類奧運|所有運動員都在乒乓波枱上比試|富安隼久攝影集(點圖放大預覽)▼▼▼

+12

延伸閱讀:

三毛:「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有愛人的能力,而不是被愛。」

立木畫廊臺北季節展覽《回憶的載體》開幕!國外一線藝術作品快閃抵台

【本文獲「VOGUE Taiwan」授權轉載,原標題:「如果你給我的和別人一樣,那我就不要了。」《三毛,1976謝春德攝影展》讓你更了解三毛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