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秦系大篆特徴 石鼓文為何被誤為周代文字?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以前的人常說石鼓文是百代石刻之祖,或者是小篆的源頭之一。

石鼓文其實是春秋之時秦國第一代君主秦襄公(郭沫若考證)時所篆刻的十塊「大石頭」,因其形狀近圓鼓,所以被稱為石鼓。十面石鼓以四言詩形式敘述君主原遊狩獵之事,第一鼓「吾車既工,吾馬既同」就是描述出遊隊伍莊嚴隆重,車馬整齊,如果大家有讀過《詩經》就會發現石鼓文的文辭與《詩經》非常相似。

文:張錦發︱原圖由作者提供

石鼓文俗稱「大篆」

而石鼓文的字形與周初金文非常接近,工穩對稱,前人認為這是周代文字,當然今天我們知道不是。石鼓文應該是古文字中的秦系文字,也是我們俗稱的「大篆」,因為秦國地處邊陲,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少,當六國文字急遽變化時,秦系文字依舊保留西周文字的特徵,後來秦滅六國統一文字後便是以秦系文字為基礎創造小篆。所以石鼓文在字形演變裡面恰如環扣般處於古文——小篆之間,有承先啟後的意義。

十面石鼓歷史上也是幾經分合。唐代以前未見有典籍記載石鼓,唐初才在陝西寶雞縣出土。唐末藩鎮割據,十面石鼓散落民間,到宋代又集齊。

石鼓文第一鼓

宋代金石學興起,間接導致了石鼓重見天日。宋初寶雞鳳翔縣知府司馬池好金石,任內訪查民間找到了九面石鼓,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業餘金石學家」向傳師偶然在屠戶家發現了第十面石鼓,當時這面石鼓先是被人當作米臼,後又被當成了磨刀石。至此十隻石鼓方才全部尋回。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十面石鼓被遷至汴京國學。靖難之變後又為金人擄走不知所終,元代時再次出現,收於北京文廟。至近代抗日戰爭時期,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等將石鼓遷到江南躲避戰亂,抗戰勝利後又運回北京,其中輾轉足以寫一本小說。

明拓石鼓文拓片

甲骨文發現改變石鼓文研究

清代以前不少人見到石鼓文文辭與《詩經》相似,字形又與兩周金文接近,因此以為石鼓文是周代流傳落來的寶器,所以韓愈才有《石鼓歌》:「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的讚語,把石鼓當做是周宣王時代的文物。在甲骨文發現以前,石鼓文更被認為是最古老的銘文之一,與兩周金文並列。劉鐵雲發現甲骨文以後,這種論調才改變。

我們讀石鼓文的時候,也不能忽略另一篇姊妹石刻———《詛楚文》。

可能有些人聽過未寫過,更有些朋友未聽過未寫過。詛楚文是在北宋時出土,這篇文顧名思義是詛咒楚國,但也不是大家想像中那樣用粗言穢語咒罵楚國死全家。而是記錄了戰國後期楚國背棄了「兩邦若壹,絆以婚姻」的盟約,攻打秦國,並且祈求巫神彰顯靈德,賜克楚師,復我邊城的禱文。

詛楚文

石鼓文與詛楚文是少有依然存世的秦系大篆石刻,我們可以視之為姊妹石刻,雖然詛楚文的藝術性略遜於石鼓文,但是詛楚文比石鼓文漫漶毀傷的地方少,而且字數也不少,兩相對讀,便能更全面理解秦系大篆的特徴。

最後,石鼓文看似艱深晦澀,其實有不少寫書法、玩篆刻的朋友都會寫石鼓文練功力,近代也有不少名家是以石鼓文成名,比如吳昌碩、楊沂孫。

【延伸閱讀:民國工藝︱細數歷代篆刻名家 鳥蟲篆刻印彰漢代遺風成藝壇風尚

(本文標題為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張錦發,樹仁中文系、復旦古籍所碩士,經營獨立文房,目前在進行青銅鏡研究。

【中國電影海報設計殿堂級人物黃海,多個作品成為經典,我們一齊重溫當中佳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