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文化 | 漫步天后車公古廟 淺談香港信俗文化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說起中國文化,少不了傳統節日一環。農曆新春、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各種節日,各有習俗。「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1)「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2)這些千古詩句背後流傳的,都是民間的信仰習俗,即信俗文化。
撰文 : 香港電台電視部 | 題:漫步天后車公古廟 淺談香港信俗文化

香港民間諸神眾多,天后、車公、北帝、洪聖、觀音、文昌、城隍……寸土寸金的香港地,街頭巷陌卻隨處可見供奉神祇的香火寺廟。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鄒興華,作為文化導賞員,便在各式廟宇中選擇了天后廟和車公廟,來介紹香港的信俗文化。

信俗文化的導賞學者為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鄒興華

在上一篇《行走中的文化》(「地理」)中,學生們認識了香港海路運輸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港口──佛堂門。就像「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3)一樣,每個人來人往的停泊之處,必會留下千絲萬縷的文化足跡。而在佛堂門,便有這麼一座天后古廟,在千百年的海浪聲中,默默送走一艘又一艘船,一代又一代人。

天后信俗,2009年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見其歷史文化價值。現時全世界約有5000多間天后廟,除中國沿海地區外,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及日本等國。

香港天后廟多達上百間,最古老的是西貢北佛堂門天后古廟,又稱「大廟」。大廟建於南宋,修繕於清代後期。「系出莆田坤儀稱母,恩流荷澤水德配天。」天后古廟的對聯,道出了天后的出處。鄒館長引述,天后娘娘相傳是北宋初年福建莆田湄州島的神女林默,在世時行善濟世,惠及百姓。林默去世時,民間已供其香火,北宋後年朝廷冊封其為「順濟」,至元朝,改稱號為「天妃」,至清代才稱為「天后」。後世沿海地區供奉天后,為保佑漁民出海後可平安歸家。進入天后寢宮,天后娘娘居中,除了座前侍從,兩旁分別站著千里眼、順風耳,為天后查探民間疾苦。整個神龕的佈局近似民間的衙門,可見信眾寄望神明保佑,幫他們排憂解難,渡過難關。

一年中,祭祀天后最重要的日子便是天后誕。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各處善信所成立的花炮會,都會進獻花炮到天后廟還神。資深紮作師傅--冒卓褀簡介了花炮的特色﹕作為傳統紙紮品,花炮頂端需寫上神誕名稱或團體名,高處中間有「蝠」(福),背後覆以紅布,前方飾以金花,正面則掛「燈」(寓意「丁」),中心的「炮膽」位置,便用以安置神明的神位。花炮進獻後部分地方還會保留「搶花炮」的傳統儀式。

民間神明賀誕的另一傳統活動是搭棚唱戲,酬謝神恩。無論是魯迅筆下的「社戲」,還是香港的神功戲,殊名而同歸。據說天后誕是香港最多神功戲上演的節日,除酬神祈福外,此舉亦希望通過戲曲故事教人向善,導以道德規範,曉以儒家教化,令信眾懂得分辨是非黑白和忠奸曲直。

逛完大廟,鄒興華館長帶著高小學生們去了沙田車公廟,普及了另一位民間之神車公的故事。據說車公為南宋的將帥,曾護送宋帝南下避難,及至香港。其人除行軍外亦擅醫術,所到之處疫症即止,便受民眾奉祀,以求庇佑。車公廟中前為新廟,後為古廟,古廟有百年歷史,平日並不開放。雖則大年初二乃車公誕的頭誕日,但廣大善信多於初三赤口之日前往車公廟,轉風車以求新年鴻運當頭,而這也儼然成為本地信俗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廟宇導賞結束後,學生們進入了遊戲挑戰環節。這次挑戰可謂腦力和體力缺一不可,參與學生來自大埔舊墟公立學校、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九龍塘宣道小學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除天后及車公外,其他諸神的來歷及名號,民間信俗的各種作用等,都是考核學生的內容。車公廟的解籤一景,也成為挑戰的環節。學生們手執不同籤文,解得津津有味,說得頭頭是道,盡顯口才和智慧,令人讚不絶口。而最後的舞獅回合,才是難度最大的挑戰,由醒獅團的姜偉康師傅和蘇永健師傅指導,學生們親身上場,前三拜、後三拜、高、低、雙拋,行動有序,進退得宜,流光溢彩中,別有一番趣味。

古人祈求「天地神靈扶廟社」(4),亦自省「位卑未感忘憂國」(5),民間信俗,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6)的儒家思想,一脈相承,自古已然。跨越多少山河,領略多少風俗,渺渺塵世間,有虔誠的叩拜,冥冥天地中,有不朽的寄望。一拜一求一香火間,神明們低眉信手,續了人間的道義,全了家國的綿延。

(1)詩句來源﹕杜牧《清明》

(2) 詩句來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 文句來源﹕葉夢得《避暑錄話》

(4) 詩句來源﹕陸游《病起書懷》

(5) 詩句來源﹕陸游《病起書懷》

(6) 資料來源﹕《禮記‧大學》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行走中的文化》帶領觀眾深入了解十個具代表性之歷史文化項目,逢週日晚上8時於港台電視31播出。詳情 :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culturewalk

(圖片由香港電台電視部提供,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