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節日|「政治正確」風潮令哥倫布日從此在歷史上消失?

撰文:唐灝德
出版:更新:

1492年,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之下,從歐洲向西面出發,探尋通往東方的新航道。同年的十月十一日,哥倫布抵達美洲,無意之間發現了「新大陸」,並從此開拓了往後的人類歷史。因著哥倫布對美國歷史的貢獻,時任總統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在1934年正式把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定為「哥倫布日」,好讓世人能夠記得這位勇敢、具求真精神的冒險家。不過,自踏入二十一世紀開始,關於紀念哥倫布的爭議聲不斷。加上近年「政治正確」和「取消文化」的興起,令愈來愈多地區要求取消哥倫布日,並發起抵制、抗議,甚至破壞一些紀念哥倫布的建築以示不滿。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在上年宣布把「哥倫布日」的同一天列為「原住民日」,藉此紀念美洲原住民對於美國的貢獻。可見,在現時西方的主流社會風氣底下,相信哥倫布日將於不久的將來便會逐漸被取代而消失。

哥倫布一直都是一位難以論定功過的歷史人物,起初為了引證「地圓說」毅然從歐洲向西方出發,希望開發新航道到達亞洲。錯有錯著,他率先到達的不是亞洲,而是當時歐洲人尚未紀錄的美洲大陸。哥倫布多年來更一直以為自己已經抵達了印度,於事便把當時美洲的原住土著命名為「印第安人」(Indian)。自此,哥倫布便成為了開發美洲大陸的「第一人」,除了為當地帶來文明、知識和技術之外,也間接締造了日後美國,以至整個美洲歷史的發展。

不單只在美國,哥倫布雕像在倫敦亦遭到破壞(圖片來源:gettyimages)

然而,不少人認為以上都是以殖民者角度所書寫的歷史。對於當時在美洲居住的原住民而言,哥倫布為他們帶來的卻是搶奪、剝削和死亡。原住民被強行殖民之後,除了天然資源被歐洲人據為己有,數百年來更慘被奴役,被賣到世界各地充當生財工具;甚至因歐洲人從歐洲帶來的「新」病毒,令到很多原住民族因而面對著種族滅絕的危機。

故此,愈來愈多人對於紀念這位「侵略者」的行為抱有不少的質疑,更加有很多聲音認為我們應該糾正前人的錯誤,淡化哥倫布的歷史地位;並提出把哥倫布日改為歌頒原住民起初奮力反抗入侵者、又紀念他們幫助美國立國的原住民日。現時,美國已有超過十個州分把原住民日取代了哥倫布日。就連多個被西班牙殖民統治影響深遠的南美國家也逐漸以其他名字取代哥倫布日來進行節慶活動。另一方面,人們對於用以紀念哥倫布事蹟的建築態度亦愈趨激進。近年就有位於倫敦和委內瑞拉的哥倫布雕像於哥倫布日被肆意破壞,墨西哥就有市民因為首都豎立著哥倫布的雕像而上街示威,最終墨西哥政府決定把哥倫布雕像更換成更能代表國家的原住民雕像,以平息民怨。

總括而言,哥倫布的而且確為整個人類歷史帶來了決定性的貢獻。同一時間,他對於當時美洲原住民所帶來的傷害也是不爭的事實。相信於可見的將來,在如何評價哥倫布的爭議上也未必能有確實的定論。而在現時提倡「政治正確」的大趨勢底下,哥倫布日很有可能會在未來數年從此消失於人類的歷史。不過,這種單純淡化、排斥有違平等的人事物的「取消文化」是否真的能夠令我們的社會更加平等是成疑的。有學者就認為,與其刻意忽略具爭議人物遺留下來的足跡,不如藉著保留紀念日加以教育下一代,讓他們有充分和完整的資訊自行反思有爭議的人事物,而非只是單單用另一個日子取代舊有的來得更為有效。因著無需掩蓋事實而省略了不必要的功夫,以及避免矛盾衝突,也相對更容易實現平等、尊重人權自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