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日式插花主張「如花在野」「減法的美學」活用枯枝石塊青苔

撰文:nippon.com
出版:更新:

華道(又稱花道、日式插花)是根據四季的變化,將枝葉和花卉插入花器中用以裝點空間的日本傳統藝術。在日本之外的其他國家,華道愛好者也越來越多。

「加法」和「減法」

如果問大家現代插花和日本的華道、日式插花有何區別,不知有多少人能立刻說出答案。裝點宴會會場的現代插花通常使用海綿泡沫,將大量花卉左右對稱插入其中,營造出一種絢爛雍容的氛圍,使會場盡顯華麗,最終的成品無論從哪個方向看去,都能欣賞到它的美。

而日本的華道則需要考慮與花器的搭配以及擺放場所的氛圍,儘量用最少的應季植物的枝葉、花朵營造出豐富多彩的空間。有時還會用上枯枝、石塊、青苔等素材,需要從某個固定方向觀賞。華道獨具特色的必備工具叫「劍山」,即一塊金屬盤,上面密密麻麻地插滿約1公分高的粗針,針尖朝上,將枝葉和花朵插在上面固定住。花器材料有陶器、瓷器、玻璃、木頭、竹子、銅、鐵、不銹鋼等,不一而足。

如果說使用大量花卉的現代插花是「加法的美學」,那麼日本華道就是對花材進行精簡的。

隨佛教一起傳入

據傳,華道起源於6世紀中葉隨佛教一起傳入的「佛前供花」習俗。誕生於室町時代(1333-1568年)的日本古典住宅樣式「書院造」中,在相當於上座的「壁龕」處以插有鮮花的花瓶作裝飾,後來發展為迎客花。

16世紀末,主要流行於武家社會的茶道經千利休之手得以完善,在茶道的發展過程中誕生了「茶花」。「茶花」是根據季節、意趣和來客的不同,用來裝飾茶室壁龕的花卉,茶人千利休主張「如花在野」(花要插得如同在原野中綻放——譯注),非常重視花在大自然中的本真狀態。「茶花」與裝飾性插花截然不同,作為一種簡潔且極具象徵性的插花,對後世的華道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出自草月流HP)。

日式插花與華道的發展過程

到了17世紀中期左右,在茶道之外,欣賞剪切鮮花的華道和插花師傅們登上歷史舞臺。歷史最悠久的華道流派是「池坊」,室町時代的僧侶池坊專慶受武士邀請展示花藝,大受好評,後由池坊專應確立了理論基礎。專應一改以往插花單純欣賞美麗花朵的做法,主張領悟草木的情趣,有時也可用枯枝表現大自然的姿態。這一思路作家川端康成在諾獎頒獎典禮演講《我在美麗的日本》中也曾提及,並因此聞名全球(出自池坊HP)。

華道不僅限於用花卉裝飾房間,還重視禮儀舉止,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其目的也在於尊重花的生命,提高插花人的靈性。

如今,華道作為一種插花藝術得以普及,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各種樣式。這些樣式與現代生活相符,其中包括最古老的樣式「立花」,江戶時代流行的選用1到3種花材的「生花」,插入細長花瓶體現縱向美感的「瓶花」,插在稱為「水盤」的淺盤裡的「盛花」,等等。為了表達意境,還可以使用石塊、青苔及鐵質作品。想把枝葉和花朵插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就要瞭解許多插花技巧,而學習技巧則需去插花學習班拜師學藝。

在遊客下榻的旅館或酒店,在街頭的櫥窗,插花都能讓人心生愉悅。在家中的玄關或起居室裡擺上自己喜歡的插花,也能給生活增添幾分色彩。

三大代表流派

普遍認為,日本存在一百多個華道流派,這裡介紹其中的3個流派。

最古老的流派是「池坊」,擁有550餘年歷史,且門生人數最多。此外1927年敕使河原蒼風創立了「草月流」,提倡自由創作;小原雲心創作了「盛花」,後來創立的「小原流」開闢了近代華道之路。

還有面向初學者的體驗課

各流派的插花學習班都會按照學員的水準進行指導,或教授基本技巧,或以考證為目的授課。在體驗課上,初學者可以輕鬆愉快地大膽嘗試。堅持練習,待水準提高後,就可根據自身水準取得資格證。雖說想要自立門戶要花上數年時間,但獲得一定資格後,就可以開班授課了。

各流派如今在國外也廣設分部。海外分部在當地舉辦花展、研討會及講習會等活動,努力普及日本傳統文化。

【本文獲「nippon.com」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