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報藝術|近代暗藏玄機的商業海報造就中國藝術的獨有形態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藝文編按】海報起源於十六世紀的法語地區,在中國,海報自鴉片戰爭結束後,隨西方貨物一起湧入的舶來品。中國海報的歷史上,就曾創造過兩次海報盛世,當時無論是藝術家數量,還是海報的印量上,都成為至今無法超越的記錄。但中國海報的歷史和藝術成卻甚少人知,甚至在國際海報史論中被長期忽視。

本文摘自三聯書店《中國海報藝術史——從十九世紀末到文化大革命》第二部份的第一章〈四位一體〉。本書內容主要以中國海報歷史為核心,以解析藝術價值的方式,將海報自十九世紀末在中國出現後,近一個世紀的藝術風格變化、創作經歷等內容逐一整理細述。

在中國,海報更多是世俗性的美術觀念的反映,它和中國藝術的發展有內在聯繫,但並不緊密相隨。它也無意進入中國藝術的正史,更多是受到國際化的推銷方法和市民審美的左右。從《滬景開彩圖・中西月份牌》到1937年的抗日戰爭開始,這段時間前後跨度不過40年,但中國海報卻從舶來的全新事物,快速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商業美術媒介,其社會影響力和普及度之大,短時間造成的奇蹟,第一次令海報藝術家成為耀眼的社會明星。到三十年代時,上海非但是無可置疑的中國海報中心,還明顯帶動著天津,廣州,香港等地的海報發展,迎來了中國海報歷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充滿著不同資訊的商業海報。(《中國海報藝術史——從十九世紀末到文化大革命》圖片)

十九世紀末以來的40多年間,上海的「月份牌海報」從脫胎於年畫到與商業結合,期間經歷清帝退位,民國紛爭,抗日戰爭等不同的政治動盪背景,但從始至終都保持了統一的特徵:年畫意識,時尚美人畫,商品廣告和日曆月曆,四位一體貫穿其中。 這四位一體,是中國海報不同於歐美海報的特色,也是共藝術特徵:

1. 年畫意識

主要表現在中國受眾對「月份牌海報」的接納上。 他們能用自己的理解,把全新的事物「海報」歸類到「年畫」概念中去。 人的意識,因為陌生而產生排斥,又由於理解而能接納,把年畫意識導入海報,確實是歐美商家和中國民族資本家聯手達成的創造,非常睿智,是他們對中國顧客的有意誤導。

梁鼎銘《紅錫包》。(《中國海報藝術史——從十九世紀末到文化大革命》圖片)

早期的年畫意識在海報中,也通過一些具體的圖形來體現,圖形及創意直接來自中國傳統年畫。 如趙藕生為「英商啟東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創作的「月份牌系列海報」《大禹清廉》,《勾踐知恥》,取自儒家演義故事內容;胡伯翔為「永泰和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創作的「月份牌系列海報」,創意來自《三國演義》,描述關雲長華容道遇曹操的故事;梁鼎銘為「英美煙公司」創作的《紅錫包》的畫面是「呂布戲貂蟬」的演義故事圖,其他「月份牌海報」中還出現過「花木蘭代父從軍」,「濟公活佛」,「四大美女」,「李太白醉酒戲高力士」,「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封神榜」,「二十四孝」和京劇,崑劇等曲目的內容。 這些圖形也常見於傳統年畫,是民間耳熟能詳的故事。 「月份牌海報」中的這些圖形內容和海報宣傳的商品無關它所想「誤導」的,是在中國人心中建立「海報=年畫」概念,從而讓中國人接納海報,不再排斥這個新事物所以「月份牌海報」的年畫意識,主要是商家在思想意識上對受眾的改造,引導中國民眾找到一個能接受的即成概念。 因為海報是新生事物這種改造減弱了中國人對新生事物的排斥心理。

書名:中國海報藝術史——從十九世紀末到文化大革命
作者:何東
出版社:三聯書店

2. 時尚美人畫

「美就是商品」,這一行銷概念在歐美和中國得到了相同的論證「月份牌海報」的畫面主題大多是時尚美人畫,以美人畫來推銷商品的心理,中外同出一策。 周慕橋的《協和貿易公司》海報和Jules Cheret的Saxolline,Pétrolede Surete ,創意是同出一源的,眾多月份牌海報都以美人畫為主題,許多商品如「陰丹士林布」(布料),林文煙花露香水(花露水),「上海棕櫚公司(Palmolive香皂),「雙美人牌香粉」(化妝品)⋯⋯等,用美人為海報主體是貼切而自然的;「南洋兄弟煙草」(煙草),「上海太和大藥房」(藥品),「中華美大煤油公司」(煤油)等以美人為主體形象,作為時尚生活的代言,雖然牽強但還能扯上關係;而「卜內門肥田粉」(化肥)也是美人頭像,就和商品真是風牛不相及了⋯⋯但是,人們不會排斥美人畫,那是令人賞心悅目的。 當時,美人畫的代言涵蓋了橡膠,保險,煙草,茶葉,肥料,化妝品百貨,煤油,藥品,油,電池,電器⋯⋯等,甚至涉及到政治範疇「美就是商品」成了當時商家的萬能信仰。

文人畫描繪美人的傳統,也許偶爾影響畫家的創意。 這種對美人畫的行銷癡迷,也折射出當時的時尚心理對美人的描繪就是對時尚生活的描繪,它不但是當時服飾,化妝和色彩的刻畫,更是時尚生活方式的刻畫,由當時的時尚觀念對消費心理的影響所致,被迫通商後,中國人耳聞目睹歐美的生活方式,潛意識上也追求這樣的時尚生活:打球,騎馬,化妝,音樂,電影,抽煙,喝酒,歌舞,騎自行車,開汽車或者開飛機等。 商家的心理,不外乎要讓自己的商品和最時尚的生活相聯,讓消費者不能抵擋時尚的引導,從而刺激消費,而畫面與商品內容是否相符,反倒成為次要。

3.商品廣告

真正要宣傳的商品,是海報客戶出資的核心原因,它的形象在「月份牌海報」中,卻只以極小的比例出現,只佔一角或者一邊,但往往畫得小而精緻,質感強烈。 一般「月份牌海報」的畫面比例為:美人畫80%,年月曆10%,商品形象和其他客戶資訊共佔10%。 當時,客戶對海報中的商品面積是寬容而大氣的,使海報藝術家有了更大的創作空間。 客戶的這種氣度,在當代是幾乎沒有的,客戶和海報藝術家的共識,使海報成為一件藝術品,用於宣傳,懸掛和欣賞,大部份「月份牌海報,為了便於懸掛,上下還配有5mm左右高度的鐵皮或銅條,並配有線質掛環。 同一時期,流行於歐洲的,正是「單一物體風格」海報,用幾乎整個畫面來表現商品和品牌的特徵,和上海的「月份牌海報」風格迥異。

Lucian Bernhard於1911年為「Manoli」香煙創作的海報,是黑紅黃綠四種顏色套印的石版印刷,用了他特別擅長的色彩平塗,簡單而直接地塑造了一盒打開蓋子的「Manoli」香煙,「Manoli」的品牌名字和標誌被放得最大,令人視覺無法迴避,記憶深刻。 1920年(民國九年),周柏生為「南陽市兄弟煙草有限公司」創作「月份牌海報」,雖然是為了推廣南洋公司生產的十款不同香煙產品,但產品本身被描繪得非常小,只佔了畫面約十分之一,主畫面約十分之七的篇幅,描繪了一位身著元寶領的妙齡女郎,扶住椅背,立身於一個完全歐式的房間中桌,椅,沙發,地毯,愛犬,花瓶,時鐘⋯⋯無一不是歐式元素。 一切和這位妙齡女子格格不入,也和香煙主題似乎全無關係,只有桌上放著一盒小小的香煙,點燃了一根,像打啞謎般留了一絲線索,這種海報主題和畫面比例懸殊的方式,令「月份牌海報」對商品的宣傳顯而不露,含蓄內斂,更多傳達的是中國人的藝術氣質。

4.日曆月曆

日月曆在「月份牌海報」中佔有實實在在的生活功能,邊框被飾以紋樣,以中國古典的傳統雲紋為多,普遍的形象是繁雜而優雅,後來也出現歐式的現代幾何紋樣,有的甚至還有俄國結構主義品的特徵,一般有中西兩種曆法對照,基本是一年,有時也有跨越雙年的,甚至多年的內容。 在位置經營上,除了在下方的位置,也有左右和左右下的排列形式。 左右的排列形式一般遵循中國對聯的構成,細窄狹長,左右對稱、自上而下。 在後期的「月份牌海報」中,也有一些日月曆被省略掉方面是因為在中國,有中西月曆的商品增加了,不只限制在海報(比如餅乾盒,書籍,鐘錶,廣播等);另一方面,更因為海報已經被中國觀眾熟悉和接納,海報功能中的欣賞和商業兩個因素佔了主體,其他的功能慢慢被簡約。

四位一體的「月份牌海報」。(《中國海報藝術史——從十九世紀末到文化大革命》圖片)

四位一體的「月份牌海報」,處處透出海報這一外來事物在進入中國社會時的各種融合痕跡,雖然歐式的線索很多,但它慢慢不同於起源於歐洲的海報,形成了中國的獨特風格。 對商家而言,愉悅處在於,它在中國被共識和接納,進入了人民的生活。

(本文獲三聯書店授權轉載,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