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日本百年傳統習俗哭相撲 弄哭小孩愈大聲愈快樂背後窩心理由

撰文:唐灝德
出版:更新:

【文化差異】日本文化當中,有一個專弄哭小孩為樂的傳統習俗——哭相撲(泣き相撲)。

剛過去的周末,東京的淺草寺事隔四年後,終再次舉行哭相撲的傳統儀式,吸引過百日本家長帶同他們的小孩一同參與,為弄哭小孩努力。這可能有些難以想像,但哭相撲其實已有數百年歷史,受到不少日本父母歡迎。

為何日本的家長們非要自己的小孩放聲大哭不可?

大部分情況下,幾乎沒有人會因為嬰兒的哭泣聲而感到快樂。為人父母相信有更深體會,因為嬰兒哭泣通常也意味著不詳的預兆,對尚未懂得表達自己的嬰兒來說,哭聲就是他們與父母溝通的主要途徑;哭泣聲很多時蘊含不悅、不適、有需求的情緒,因此父母們一般都希望避免自己的小孩哭泣。

然而,日本文化當中,小孩哭泣卻不是負面的象徵。

日本民間就流傳著一句「泣く子は育つ」的諺語主張嬰兒哭泣是件好事。「泣く子は育つ」意思是哭泣的嬰兒大得更快,日本人認為孩子哭泣需要消耗很多體力,愛哭的孩子更加會因為長時間放聲大哭變得肚餓和疲倦。於是,這些孩子的食慾和睡眠都會隨之變得更好,也較能健康的成長。此外,日本大多信仰神道教,認為萬物有靈,有各式好壞的神明左右孩子的成長。哭鬧的孩子強烈、響亮的哭聲相傳具有驅邪的作用,也有利於小孩健康成長。

因此之故,大概1600年左右,日本不同的神社和寺廟便開始有了「泣き相撲」的祝福儀式。父母會把他們半歲至一歲的小孩置於相撲擂台上,以對壘的方式參與一場簡單的哭泣比賽。家長或相撲選手可以使用各種方法令抱在懷裡的小孩哭泣,第一個哭泣的孩子會被宣布為獲勝者,也會被授予健康的祝福。假如兩個孩子同時哭泣,哭聲更大、更長的為之勝出。相反,兩個小孩都沒有哭泣,裁判便會戴上鬼、天狗等傳統日本面具試圖嚇哭他們。

疫情過後,哭相撲終於再次舉行,不少日本家長今年也特意前來為新生的孩子祈福,希望他能夠免於疫病,健康快樂地成長。擂台下的父母和觀眾亦不時向台上的嬰兒喊叫「万歳楽」,希望他們長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