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新作家攻入書展 發現非遺與科普的終極創意|森恩書話

撰文:森恩
出版:更新:

今屆香港書展將在7月19日開幕。一如以往,出版社都會把握六月好時光,瘋狂推出新書,準備一年一次吸金機會。書展前夕,則有另一場文化盛事於6月初發生。這場盛事由政府大力支持,獲獎的新作者與出版社可獲得大量資源,極速培育新晉作者成為媒體焦點,並為他們開拓闖出香港之路。要說的是由香港出版總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資助,同時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印刷業商會支持,第二屆初創作家資助計劃在今年6月9日正式啟動,儀式在香港西九龍戲曲中心舉行。
文:森恩

由香港出版總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資助,同時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印刷業商會支持,第二屆初創作家資助計劃在今年6月9日正式啟動,儀式在香港西九龍戲曲中心舉行。(圖片由作者提供)

首屆初創作家資助計劃提攜了《香港遺美》作者林曉敏,書載香港街頭美好,成功為近年珍視記憶的年代,以年輕人視角檢視和記錄香港各種重要面貌。今屆有更多搶眼搶耳的新作者曝光。獲獎,對於作者來說,是對作品的肯定;出版,對於出版者來說,則是個不得不面對商業市場的文化工作。啟動禮當日,出版業界與作者同台分享,道出製作過程的血與淚。資助計劃有「繪本」、「科普」和「非遺」三組,合共有八組作品獲獎。且聽計劃主事者的說法:蘇惠良先生(「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籌委會執行主席)致辭時表示,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華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出版亦是文化產業中不可缺席的一員。我們這次會將初創作家帶出去,帶出去就會通過我們的『騰飛創意——香港館』的項目,希望可以帶到世界各地的國際書展。為了促進兩地的出版交流,我們同時也舉辦了大灣區初創作家推廣巡禮,分別會在深圳、廣州和澳門舉辦巡迴的展覽,和作者的交流活動,希望內地的讀者有機會認識到我們的初創作家和他們的作品」。

航向大灣區的出版藍圖

以往香港作者要闖出去,可遇不可求;這個計劃的獲選作者,則在整個出版藍圖中,擔當核心角色。政府的支持和出版社的支援,都能為作者提供衝出國際的機遇,而它的起點,也不一定限於香港。「大灣區的文化向來是同根同源,而我們知道香港也是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與文明互建的視窗,同時也是東西方文學交融的一個驛站,這一次在香港出版總會等單位的支持下,中華商務貿易公司作為大灣區項目的執行機構,來承辦了此次大灣區香港初創作家的推廣巡迴活動,我們深感到榮幸。」黃曉卉女士(大灣區巡禮執行機構代表、中商貿易公司市場與發展部高級經理)致辭時,為新作者建設推廣作品的基地。

繪本創意的正向價值觀實踐

繪本組得獎作者《做自己的主角》作者湯欣樂分享時指,「這本書是講述主角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喜歡甚麼,以及怎樣才能活得開心,經常覺得迷惘。一次的奇遇令他認識了一些當代藝術家,才明白到做自己才是活得最快樂和自在。這本書除了有書之外,也有一些創意的遊戲卡,令整件事的故事帶出主題也會更豐富,以及讓讀者可以邊看邊玩」。在這計劃中的初創作者,都有為作品多想一層的念頭。另一獲獎作品《我們來自心臨村》作者蔡逸寧在台上分享,「牠們住在心臨村這個地方,那其實心臨村有個諧音,就是心靈臨在,活在當下,牠們透過心臨樹裏面的五種法寶,從而去更加認識自己和對方,亦都有新發現和成長,那我們看看這五種法寶。這五種法寶其實就是眼、耳、口、鼻、觸,講到法寶,其實原來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這些地方和感官,即是我們都可以做到這些事情,去自己成長、和別人溝通,以及更好地去認識這個世界,所以最後他們的表現就有所不同,都得到一個更加正向的生活,和更加享受這個世界、自己的人生。」繪本組得獎作品《與爸造世界》作者李榮漢,則運用布偶來介紹作品:「其實我這本書不單是一本故事書,亦是一個提升親子關係的工具,希望這本書可以帶給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因為從小到大的時候,都應該好好地來關心小朋友。」作者是幼稚園老師,這個繪本故事相信可為傷健人士帶來鼓勵作用。

科普組得獎作品《古生物化石實驗室:恐龍X檔案》的作者龍德駿,早在參賽前已比其他作者有較多的出鏡的機會,常有媒體訪問,只因他曾在商場一根支柱上,發現他們所用的雲石,竟存有生物化石的痕跡。他作品的起點,比起這個雲石大發現的事件早許多年。(圖片由作者提供)

科普組得獎作品《古生物化石實驗室:恐龍X檔案》的作者龍德駿,早在參賽前已比其他作者有較多的出鏡的機會,常有媒體訪問,只因他曾在商場一根支柱上,發現他們所用的雲石,竟存有生物化石的痕跡。他作品的起點,比起這個雲石大發現的事件早許多年。月前,這部得獎作品已在尖沙咀商務印書館佈展,相信讀者對他的作品不會陌生:「這本書的特色是和一般恐龍書是不同,因為平時我們常見的恐龍書都是圖片為主,和比較有名的恐龍,很少講石頭和化石,但這本書真的針對很多化石、骨頭和牙齒,原來化石裏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線索,例如這是我們香港人有份參與的研究、這是最完整的胚胎恐龍蛋,是在2021年發現的,還有暴龍等,大家都很熟悉的,但原來暴龍不止一種,平時我們只會電影的T-Rex,但暴龍其實有幾十種,平時的恐龍書也很少會講,所以我們會針對一些平時較少人講的題材。」

科普組得獎作品《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由一群年輕人合著,由Inscie香港的創辦人林欣虹首先發言:「我們這本書圍繞著一個問題,即你們有沒有嘗試過用科學的角度,去了解我們香港這個家呢?這也是我們團隊Inscie的核心理念,那我們團隊共有七個作者,由七個小編共同去研究專業。」(圖片由作者提供)

另一科普組得獎作品《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由一群年輕人合著,由Inscie香港的創辦人林欣虹首先發言:「我們這本書圍繞著一個問題,即你們有沒有嘗試過用科學的角度,去了解我們香港這個家呢?這也是我們團隊Inscie的核心理念,那我們團隊共有七個作者,由七個小編共同去研究專業。我們沒有其他科普作者那麼厲害,不是一個專才,都是理科生,是科大的理學生。那麼,我們每個人涉及的專長都不同,例如我旁邊的Sun,她是做化學的,讀生物科的。我們集齊了不同的範疇,去寫一本關於香港的科學歷史,用不同的角度,用年輕人眼光去看。」談到科學,她認為「科學未必高深莫測,許多都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亦都符合我們的tagline。於是,我們就頂著這句句子,創立了我們那本《我港理學》的書」。他們希望用輕鬆題材帶出一些人們平時沒有接觸的知識,了解背後的科學理念,環繞「香港的歷史文化、今日的香港議題,以致明日的香港、一些時事的政策以及未來的建設」。

科普組得獎作品《藝術 X STEM:香港市區觀鳥行》作者蔡逸俊,更為在場參與者上了一節觀鳥課:「我其實是一個理科生來的,但我很喜歡畫畫,所以這裡所有的畫作、科學知識 以及關於雀鳥的照片,都是我本人去找、畫,以及搜集回來的。」(圖片由作者提供)

至於科普組得獎作品《藝術 X STEM:香港市區觀鳥行》作者蔡逸俊,更為在場參與者上了一節觀鳥課:「我其實是一個理科生來的,但我很喜歡畫畫,所以這裡所有的畫作、科學知識 以及關於雀鳥的照片,都是我本人去找、畫,以及搜集回來的。同時,這與科普和藝術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我想突破科普這個框架,希望用一個藝術的角度、多元化的角度去講科學知識。譬如我們香港市區其實有很多雀鳥,單是何文田,便已有270多種雀鳥了。很多人都知道,包括外國很多人都知道,但唯獨我們香港人不知道。不是説我們每次都要去到很遠的地方才觀察到雀鳥,其實在市區,我們可能從家出發搭地鐵到九龍公園,已經是別人形容的,這是市區綠洲。有些畫友和我説,即使是日本人,都會特地來香港看雀鳥。在哪裡看?在香港公園。我們平時走過都沒有留意,所以我想用這本書來吸引大家去看,譬如這些地圖中,我們有8個地方,我就去了8個地方去看雀鳥。我們沿著這條路線,很簡單,就連小朋友可以去看到,老人家也可以,所以大眾一定可以走到,這個是九龍公園。又譬如海防道,我們有很多鸚鵡,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我這本書其實不是一本繪圖,或者科學書,只是看的單向,我裡面也有一些章節是教朋友可以跟著我的步驟去畫鳥鳥。我希望所有讀者,不只是看這本書,一起畫,用眼睛去記錄。」此書添有鳥類叫聲,附在QR Code所載的網址裡。掃描後,就可以聽鳥聲,共有20多種雀鳥在內。

科普評審梁添博士點評科普組作品時引用哲學家的說法:「我引用德國哲學家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去講人類的興趣。主要人類有興趣有三樣東西:第一是技術的興趣、第二是實踐的興趣、第三是解放的興趣。(圖片由作者提供)

科普評審梁添博士點評科普組作品時引用哲學家的說法:「我引用德國哲學家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去講人類的興趣。主要人類有興趣有三樣東西:第一是技術的興趣、第二是實踐的興趣、第三是解放的興趣。什麼叫技術的興趣呢?原來我們人類生存在世界裏,自古以來,為了生存而很喜歡瞭解大自然。希望在大自然的規則裏面去預測大自然、控制大自然,希望我們過得一個好的生活。所以我們經常罵天文台,為什麼預測不準確,經常要求天文台預測颱風要準確 、什麼時候掛颱風。我每天早上都希望有紅雨,因為不用上學。現在世界各地都要求科學家預測地震,因為地震有很多傷亡,如果我們真的可以控制大自然、預測大自然就可以趨吉避兇。所以一本科普書一定要做到提供我們一個真實的科普知識,科普知識是有系統的知識。什麼叫科學呢?實際上這個是日文來的,大家沒有搞錯,科學的日文是指各科學問的系統知識,所以叫科學。很多人不明白什麼叫科學這個字,其實因為這是日文來的,和經濟、化學、哲學都是從日文來的。科普組很容易參賽,因為所有和系統有關的知識都是科學知識。你可以去寫,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然。我們三本入圍的書,大家聽到剛才作者説,他們都能夠幫助我們認識自然、認識恐龍、認識香港各區的科學研究、認識香港的雀鳥。很明顯三本書都是屬於我們技術的興趣,所以看完之後我們很滿足的。原來香港市區有這麼多雀鳥,我其實現在都學會聽聲音了。看完書以後,我家樓下的雀鳥聲我都能夠認得出來。《我港理學》也是,香港十八區有很多景點,背後有很多科學的。」梁博士形容,「實踐興趣就是來自人和人之間,透過語言互動,像我和大家一樣。可以互相溝通,也可以瞭解個人和歷史、個人和文化、個人和社會的關係。科普書籍其實有很多科普書,很多都很悶的。三本拿獎的書,大家除了科學之外,還會和其他東西聯乘。例如雀鳥和藝術聯乘、《我港理學》和每一個景點的歷史有關,和科研結果有關。恐龍那本書全部基於證據,我們看到恐龍的化石,基於證據去推斷恐龍的知識。其實是幫助我們對社會文化的認識,所以三本書都是有一個實踐的興趣。我看完之後,當然有很深刻的印象。觀鳥那本書可以作為一本旅遊書。《我港理學》的書也可以作為一本深度旅遊書,2023年看著這本書,我可以找到一隻雀鳥。十年後、二十年後,可能去到九龍公園,悲慘一點説,我可能找不到一隻雀鳥,或者去到其他地方找到一隻雀。這本就是一本歷史書,原來二十年前這裡有雀鳥。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去了解香港社會,所以三本書都可以幫助我們有實踐的興趣。」梁博士分享評審準則時交代,尚要引用哈伯瑪斯所講的「解放的興趣、解放我們思想的興趣。解放思想的興趣來自什麼呢?人與人之間權力支配主宰關係,如果我們看到這本書,能夠令我們的思想解放,可以脱離權威架構,幫助我們自己判斷到,這本書就是好書。」他讚賞《藝術 X STEM:香港市區觀鳥行》令他眼界大開。

得獎作品《開雀籠》作者郭達麟介紹作品:「以前康樂街附近有間叫雲來的舊式茶樓,可能老一輩會知道,我沒有去過,好像只在門口走過。不過在戲裏面可以看到周潤發坐在那裏拍一套戲《喋血雙雄》。其實雀鳥在我們的歷史文化裏面其實有很多,圖片右上方的閣麟街其實有幾間雀籠店,一直都有雀仔街在這裏。」(圖片由作者提供)

最後來到非遺組。這一組可說是世代相傳的文化寶塔,由年輕人主動拜師,最後想到可以出版作品,得力於出版社幫忙,終把香港傳承的文化發揚光大。首先由得獎作品《開雀籠》作者郭達麟介紹作品:「以前康樂街附近有間叫雲來的舊式茶樓,可能老一輩會知道,我沒有去過,好像只在門口走過。不過在戲裏面可以看到周潤發坐在那裏拍一套戲《喋血雙雄》。其實雀鳥在我們的歷史文化裏面其實有很多,圖片右上方的閣麟街其實有幾間雀籠店,一直都有雀仔街在這裏。最初第一代在中環,之後慢慢才到旺角。到現在不要説沒有了,其實你在網上看一首歌『走先啦係咁先啦』,他們都有雀籠在手。」他強調康樂街附近的地址,就是現在經過保育而成的上海街618,他們「其實就是拿雀籠來做裝飾、做燈罩。很多人已經忘記了這件事,但拿了來挪用去玩。作者歸作者,其實整條團隊都參與了創作,我請了不同的人一起去研究,研究了三年、四年左右。我們也拜了師,去跟陳樂財師傅去學如何做雀籠。也找了一個藝術家做插畫,另外一個是設計學生,去研究雀籠的結構。我們會用手去學,逢星期四我都會去學習,你現在有興趣可以過來找我。這個師傅由刨竹開始做,用手、全手動工具去做。我本身在芬蘭讀傢俱,所以基本上機械制作多,第一次用手來製作其實都是在這裏。由大的刀到小的刀、開竹、刨竹,通常都是在這裏開始嘗試。不説不知其實沒有甚麼工具,所以我們都要自己做,這些工具都是我們自己做的。我們想,因為明白了工具,就想開放雀籠知識給大家。」他們學習了雀籠製造的技巧,用插畫做出來給大家看:開竹、拉竹絲、如何正確地拿去雀籠、如何用布包著雀籠。每一個雀籠部件都有它的名字。

非遺組作品《歲月流金——廣彩匠人的黃金時代》作者林斷山明,因身處外地,需要由編輯播放他預先拍攝好的短片:「這本書寫的是我的師傅,譚志雄師傅從事廣彩業超過50年的過程。由他的學師,到他的工作日常。透過相片去展示廣彩之美,亦透過器物背後的故事,講出匠人在香港的努力、艱辛、如何應變。(圖片由作者提供)

至於非遺組作品《歲月流金——廣彩匠人的黃金時代》作者林斷山明,因身處外地,需要由編輯播放他預先拍攝好的短片:「這本書寫的是我的師傅,譚志雄師傅從事廣彩業超過50年的過程。由他的學師,到他的工作日常。透過相片去展示廣彩之美,亦透過器物背後的故事,講出匠人在香港的努力、艱辛、如何應變。這本書中就輯錄了不同年代的廣彩,希望大家可以透過圖錄,以及不同的插畫,去了解廣彩的製作過程。其實除了一件器物之外,也有很多背後的故事值得我們去發掘。以一個徒弟的身份,寫師傅將視覺的文化,透過文字表達出來是很有意義。希望大家可以透過我們的師徒十二問,一些以行內的問題,讓大家知道香港的非遺工作或民間不同的工藝文化,究竟可以透過什麼方式去繼續承傳下去。希望大家看完這本書之後可以對香港文化有更加多的了解。」書中所載的譚志雄師傅,卻已無緣見到這本書的出世,在過去五月,已經仙遊。商務印書館編輯代表發言指,「很希望藉此記錄他做學徒時的一些心得,以及這次由他的徒弟講述這個故事出來,更加能夠體現到非遺這件事如何承傳下去,我們如何延續這個工藝。其實作者本身雖然是一個年輕人,但他現在是一個設計師,尤其是一個瓷器設計師。他現在的作品在M+也有展出,所以也很成功地由一個比較古舊的手藝,去過渡到新一代究竟是怎樣的呢?」

新一代怎樣傳承舊文化,舊文化又有哪些精神面貌值得我們再三研讀。(圖片由作者提供)

新一代怎樣傳承舊文化,舊文化又有哪些精神面貌值得我們再三研讀,相信今年書展會有更多香港文化與歷史的回顧書籍參展。值得我們珍惜的,都值得我們學習。
(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