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巨鯨登陸荃灣 藝術家Andy Rementer打造15米雕塑提倡保育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雕塑/荃灣/訪問】上月底一條布氏鯨被發現在香港水域死亡,引起各界有關生態環境之討論。近日另一條鯨魚就現身荃灣,不少市民前往與其合照,原來是美國藝術家Andy Rementer所製作巨型雕塑。作品身長15米,不時從氣孔噴水,儼然成為荃灣公園新地標。那麼為什麼藝術家要製作這個鯨魚雕塑?

Andy Rementer作品《海洋知心友》(攝:陳葦慈)
藝術家Andy Rementer(攝:陳葦慈)

Andy Rementer以往作品多是高對比色彩人物肖像,他透露除了從Nathalie du Pasquier、Léger等藝術家身上攝取靈感外,也經常觀察各地路人,常帶著寫生簿記錄所見所聞。在他寫生簿中,你能看到首爾街頭韓文、意大利某城市路人神態、亦有他居住地費城見過的小狗。(他一邊揭頁向我們展示各地寫生,一邊小聲嘟噥:「怎麼會畫了這麼多小狗?!」)

這種行人觀察已經融入他作品之中,這次作品不僅有身長15米巨型鯨魚雕塑,同時有各式雕塑散落公園各處。這些雕塑角色延續他作品濃烈色彩,形態各異、趣怪詼諧:謎樣表情海鷗在不同角落駐守、有帶小狗出行之寵物主人、有雕塑和章魚碰杯、更有角色的頭卡在鳥喙之間。巨鯨作品名為《海洋知心友》,是最近旅遊項目「#ddHK 設計#香港地」公共藝術裝置之一。採訪當天炎熱難耐,仍吸引眾多小朋友前往和雕塑合照,亦有不少街坊駐足欣賞,可以說是相當受歡迎。

雖然過往作品多以人類作為作品焦點,這次選擇以鯨魚為重心,原來是因為受荃灣的海岸啟發:「在想好雕塑要放在荃灣公園時,我和策展團隊就考慮用海洋主題製作雕塑。鯨魚對我來說很莊嚴、又很有代表性,可以將我這次創作的烏龜、魚、海鷗等新角色集結到一起。」

Rementer以往曾製作過雕塑作品,但一般尺寸較小,這次是他第一次以這個規模創作:「在製作雕塑時我一般會考慮作品背景,譬如受眾是大眾還是收藏家?作品要放在畫廊還是博物館?這次要考慮空間和公眾互動,所以一來就打算用大尺寸創作。」事實上,不僅是尺寸,雕塑擺放位置以及鯨魚氣孔上噴水裝置亦是源自同一考量:「我希望觀眾可以嘗試聯繫不同角色,創作屬於自己的故事。我一直喜歡比較隱秘地訴說故事,我想觀眾可以幫我填補故事中空缺。」

雖說多數作品是畫作,但他表示從平面走到立體,對他來說是自然而然:「我一直覺得我筆下角色多少有種類似雕塑的特質。當然繪畫和雕塑過程不同,繪畫要在平面上創作,但我在畫畫時會一直想象各種元素3D形態,雖然可能在畫中看不出來,但是這種元素一直存在於背景中。我經常會想——如果讓這些角色走到現實會是怎樣的呢?」

Andy Rementer作品《海洋知心友》(攝:陳葦慈)

作品是一條巨型鯨魚,自然讓不少人想起上月在香港水域死亡的布氏鯨。當問及有關新聞時,他坦言自己最近才得知這個消息,覺得相當遺憾,但就希望在作品中傳達愛戴海洋生物信息:「我希望作品讓大家思考共生、和不同生物共存的概念,這也呈現在我以往其他作品中。」

其他「#ddHK 設計#香港地」藝術裝置——

+1

除了《海洋知心友》,項目亦有另外六組由國際及本地創作單位設計之「期間限定」大型藝術裝置,展期至9月14日,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沿著主辦單位設計的路線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