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活用「棚架」訓練技巧 引導小朋友激發潛能|譚鴻昌

撰文:育兒教室
出版:更新:

上一次講到父母適當的引導能讓小朋友發展潛能,學習及展現更多不同技能,包括自理能力、獨立閱讀等。不過,父母給予小朋友的任務難度不宜太困難,或太容易,讓小朋友感受刺激感和努力後得到的成功感。
【編按:作者為註冊社工譚鴻昌】

相關文章:小朋友遇困難 父母立即幫手會影響自理能力嗎?|譚鴻昌

根據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如果父母在小朋友的學習上表現愈多的干預,甚至乎直接替小朋友完成任務,小朋友的對生活的滿意度及自我效能感都會較低。且此情況的小朋友會出現較高水平的焦慮徵狀。

如果父母經常要求小朋友完成他們能力以外的任務,即超出上一次提到的「潛在發展區」範圍以外的話,小朋友會較容易感受到挫敗,繼而讓小朋友對自身能力產生懷疑及對失敗的恐懼感。所以父母需根據小朋友的年齡和能力不同去訂立任務和目標。

訓練小朋友需要搭棚架(Scaffolding)

於教育心理學上,棚架(Scaffolding)被形容為父母協助小朋友的一門技巧,比喻為父母提供予小朋友的引導和協助都只是暫時性,期望小朋友如建築物一樣,最後能夠展現獨立自主的能力。故父母於小朋友掌握技巧後便嘗試拆走棚架─暫停協助及引導,小朋友則能將每一次的學習經驗應用於日後的學習上。

父母在培訓及指導小朋友,考慮是否需要為孩子伸出援手之前,可以先觀察他們的個人能力及對學習或任務的反應和感受,這樣就能在不限制小朋友發展之餘,亦不會造成揠苗助長的情況。

GettyImage

作者:譚鴻昌(註冊社工及認證家長教練)

作者機構網站:https://www.dadsnetworkhk.org/

從事社福工作十餘年,有感香港社會對爸爸的服務及支援不足,故加入DADs Network工作,分享父職教養心得,及組織香港的爸爸、推動積極父職運動(Active Fathering)。

相關文章:專注力分5種 2個遊戲讓小朋友更懂「專心」|譚鴻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