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10歲男童有蛋白尿 父母急帶求診 醫生卻說常見於學童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台灣嘉義地區10歲陳姓男童在尿液篩檢時,發現有「蛋白尿」,急得就醫尋求協助,台灣部立嘉義醫院腎臟科醫生黃啟禎進一步檢驗,卻呈現正常;黃啟禎指出,有激烈運動、發燒、懷孕等都可能出現蛋白尿,只是暫時性或輕微的腎臟異常,若常見泡泡尿症狀,恐代表罹患某種腎臟病,應進一步檢查。

據了解,這名男童進行基本檢查,發現尿液試紙的「蛋白尿」呈現陽性,父母得知後趕緊帶去台灣部立嘉義醫院,不過再進行驗尿,數值呈現正常,醫生評估無需後續治療。

相關文章:兒童身高|牛奶早上喝 不及這時間喝更好?原來這是骨質成長時段

+3

部立嘉義醫院解釋,正常健康的人每天會排泄微量的蛋白到尿中,若一天尿中排出總量超過150毫克以上的蛋白,就稱為有「蛋白尿」。

黃啟禎指出,造成蛋白尿原因很多,有良性蛋白尿(又稱暫時性或機能性),當患者有激烈運動、發燒、懷孕等情況,或很多學童運動量大、飲水量不足,及嗜食肉類,容易引起短暫性的蛋白尿;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年輕人常有的姿勢性蛋白尿,都不會造成慢性腎臟病。

黃啟禎也說,病理性蛋白尿,恐是腎臟本身引起的,稱原發性腎絲球腎炎;或身體其他疾病例如狼瘡性腎病變、糖尿病腎病變所引起的,稱為繼發性腎絲球腎炎,就會有持續性的蛋白尿發生,嚴重會導致腎功能惡化的危險性。

黃啟禎解說,普遍檢查使用「試紙檢驗法」,只需要一泡尿,能「0」、「+」、「++」、「+++」代表有無蛋白質及嚴重程度,但無法得知1天的蛋白質排泄量,比較精確檢測方法,是收集一整天的小便,測量其中蛋白排泄總量來定量,但是過於繁瑣,所以目前都利用「尿液中的蛋白質與肌酸酐的比值(UPCR)」來估計24小時的尿蛋白量,這個只要用單一次小便檢查,比較方便。

黃啟禎提醒,發現蛋白尿可能代表罹患某種嚴重腎臟病,也可能只是一種暫時性或輕微的腎臟異常,若持續蛋白尿,建議先就醫做進一步的追蹤,把握治療先機。

【延伸閱讀,更多兒童健康建議】

麵包當孩子早餐易肥兼影響專注力? 6種常見包點隨時熱量爆燈!

+12

有兩種食物不宜隔夜翻熱食 營養師:引起小朋友腸胃不適影響健康

+4

延伸閱讀:

青少年尋短死亡率攀升 衛福部稱「與高樓太多有關」惹眾怒

早產女嬰無肛症 媽媽確診增手術難度 慈濟醫助重建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