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封城滿月疫情緩和 舉國動員「不患寡而患不均」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湖北武漢市自1月23日封城起,至今已1個月,累計確診超過6.4萬人,逾1.6萬人痊癒,近2500人病亡。按官方數據,作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災區,最近武漢的新增確診人數顯著下跌,至每日數百宗左右,被視為全國抗疫工作收得成效的標志之一。

市民無溫飽治安之虞

封了城一個月,至低限度來說,城內水電基建如常運作,治安秩序無大礙。須知道過往有非洲國家為堵截伊波拉病毒傳播,單是實施局部地區宵禁,就因安排欠周全而引發暴動。武漢是一座有千多萬人口的大都會,在巨大壓力下仍可以保持住公共秩序不崩潰,已是守住了基本盤。

過去數十年,中國國力突飛猛進,即使個別地區墮入緊急狀態,基建品質仍能夠維繫不墜,國家亦有能力動員支援,武漢市民就憑藉穩固好社會經濟底子,在災厄下仍未走到溫飽堪虞的地步。目前舉國人力物力集中於武漢一帶,以期盡快完成抗疫工作,市面物資供應大致已是「不患寡」。

為了遏制疫情,湖北多地都實施「全封閉管理」或「戰時管制」。(資料圖片)

在國家動員之前,市政府雖可保市民不至餓死,但就缺乏醫療人手和資源以應對疫情。市內患者數以萬計,以一般城市醫療系統根本無法應付,單是床位已是嚴重不足,武漢市內不時傳出慘劇消息,市民或是困在家中交叉感染,或是重病臥床在家等死,或是未及入院便病逝。

弱勢群體風險不容忽視

在國家動員之後,火神山和雷神山之類重症隔離醫院迅速建成,超過10座方艙臨時分流醫院亦已陸續配備好,預計可投入數萬張病床,官方稱已達成「床等人」的目標。儘管如此,始終武漢面積不小,「患不均」的情仍時有發生,例如間中仍有疑似患者在網上求救,而「非新冠病患」的求助數目亦見增加。

十個煲九個蓋,即使有資源也不代表能完美分配,除了醫療資源顧此失彼,「買菜難」亦是市民投訴以至求援的事項。部份市民指官方所講配置糧食並不到位,民間自力救濟亦十分困難,不是沒配送服務,就是配送地點太遠,更不消說「現實菜價」比官方所宣傳的高得多。

▼按圖學會選購正確口罩,及其他防疫小知識

+1

平情而論,按一般市民情況,心理上惶恐不安,不敢出門,日常生活則有諸多不便,要花精力時間「拼購」,但麻煩困難之處暫時只限於應付未知數。可是在此高危環境下,獨居老人、長期病患、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一旦遭遇不測,說是有可能命懸一線也並不為過。

千萬人「全封閉管理」知易行難

舉國動員有其極限,這從防疫措施便可看得出來。武漢市上星期曾宣布,實施「全封閉管理」,理論上禁止居民進出小區,物資一概由政府供應。事實是要餵飽千多萬人口,單憑各級幹部根本無法做到,最終都要容許居民自發「團購」取貨,個別地區更見有市民在超市搶購食物。

↓↓點擊下圖睇各款口罩抗疫能力↓↓

+24

由醫療資源到生活物資,官方能夠籌集資源,但始終會掛萬漏一,會顧此失彼,只可能盡人事以減少疏失。另一方面,武漢曾傳出有官員「擅取物資」,官方慈善機構如紅十字會更成為眾矢之的,致使民政部亦不點名勸籲,「堅決防止以慈善之名搞利益輸送」。

迄今為止,武漢疫情逐漸穩定,戰時狀態下居民只要無病無痛,生活大體不成問題。不過歸根究柢,武漢之所以要大亂又大治,主因必定歸咎於早期的瞞報和冷處理,由中央機關到地方政府,各級幹部錯失了遏制疫情的黃金時機,弄得事到如今,千萬居民仍要惶惶不可終日,官方行動也只可作「止蝕補救」之用。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