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資金或流出美股 港股盤整科技股仍領軍 外資有序加倉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瑞銀集團中國全球市場主管房東明,分析兩會後大市行情指出,1月至今的行情,較去年第四季的情形,升勢更為穩健、可持續,尤其昨日(10日)的波動市況中,北水仍湧入296億元,創下紀錄,且儘管不似北水積極,外資也在「有序地加倉」。

他分析指,從估值、風險溢價、投資者倉位等角度,目前美股的估值及資本流入,都進入到相對「轉換」的角度,相信港股續有漲勢,但未必是「走直線」,而可能盤整。不過就資金輪動而言,目前仍多來自新興市場內部,如從印度、韓國進入香港。

港股外資多來自新興市場 美國資金於股債市輪動

對於港股本輪牛市,資金的引動功不可沒,房東明形容稱,過去的一個多月,海外的投資者已經開始參與中港股市,儘管還沒有境內的投資者這麼多,新興市場的主動管理基金,開始加倉中國。不過他也補充稱,目前新興市場對於中國的倉位配置,仍未達到「標配」的程度。

而歐美的長線資金,例如海外養老基金、與政府相關的機構等,房東明認為,這些資金審慎的主要原因,或為中美科技公司投資之間,存在的潛在限制。他引述稱,此前曾對海外800家大型機構的持倉調研,對中國市場的低配,仍處於歷史相對較高的位置。

對於美股近期巨震,他續解釋稱,目前美國的資金輪動,或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之間,從股市進入債市等,例如可見美國長債利息下降。不過美國由於估值、風險溢價、投資者倉位等角度,資金可能從美股流出,因此更利好中港股市,但尚未見及顯著信號。

房東明表示,目前美國的資金輪動,或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之間,例如從股市進入債市。(周令知攝)

科技股仍領軍 惟內地科企暫難取代「美股七雄」

談及港股近日的行情,房東明表示,相信本輪牛市更為穩健,不過未必是「走直線」,可能進行盤整。

本輪行情,在Deepseek的效應下,由龍頭科技股領軍。房東明認為,此種科技股領軍的趨勢不會改變,投資者的興趣仍集中於此,有別於去年底政策牛市下,由券商、內需股先行的格局,他認為本輪「板塊輪動,不會來得這麼快」。

有市場聲音,將本輪中國科技股的表現,比肩「美股七雄」,房東明認為,內地龍頭科企取代美股七雄,還時間尚早。他分析指,過去近4年時間內,美股七雄的股價翻倍;但從中國看來,大型科技股股價則跌減少一半,相當於差異更倍升,且目前投資者信心回暖才歷時幾個月,還需進一步觀察基本面的改善。

他指出,AI為科技公司帶來的企業盈利幾何,市場仍在爭議,但對於具有好的聯動性的互聯網公司,軟件、電商、消費等平台,具有大的用戶基礎,還是更有變現的能力和場景。

房東明認為,此種科技股領軍的趨勢短期不會改變,「板塊輪動,不會來得這麼快」。(資料圖片)

兩會目標符預期 A股動力更強

最後論及兩會定下的今年經濟發展目標,房東明認為符合預期,且更為積極務實,兼之以民營企業座談會、刺激消費內需、房地產企穩等因素,相信續利好中港股市,且由於A股此前走勢較平緩,A股的動力或較港股更強。

他續指,從廣義的財政支出看來,官方更側重於消費和需求,而非投資和供給,相信會利好手機產業鏈、家電等與內需消費關聯的股份。他相信,由於外圍關稅的風險不明,相信刺激政策也會加碼,幫助對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