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人誌.蔣志光】不想跑得隨便 只想跑得自然

撰文:李思詠
出版:更新:

訪問蔣志光,他每答一個問題前,都會頓一頓,想一想,才接口;哪怕我問的只是為何跑、怎樣跑、哪裏跑。
關於他的跑步數學與哲學,真正要深思熟慮的,該是作為觀眾的我們。
攝影:潘思穎

訪問開始得有點突然。話說當天相約蔣志光在寶雲道花園,我之前則在緩跑徑訪問另一跑手,拍攝來到尾聲,蔣志光突然出現,他從大坑道入口走來,打算信步3公里到花園找我,沒想到中途遇上。我跟人稱「蔣老師」的他打了招呼,他微微點頭,表情有點冷,感覺是嚴肅沉穩。我暗忖如何打開話題,嘴巴卻比腦袋還快:「有咩令你令你令你令你咁鍾意跑步?」

無聊話換來蔣老師一笑。就這樣,他向着大坑道那邊折返,跟我邊走邊談。

自比柴油車 二、三波速度行駛

蔣志光喜歡跑步,原因很簡單:「不累贅,一個人。」其實跑步對藝人而言也不易,尤其通宵拍劇後,再練習就很困難,特別是蔣志光近年幾乎沒停過拍劇,「我暫停一課,最少要多操三課才重拾之前的水平」,所以他大為讚賞陳山聰忙着拍劇之時,也練出東京馬拉松的3小時37分。但蔣志光沒因此停步,甚至不斷鑽研跑步這回事,「世界前進,我們都要前進,不論你年輕或年老。跑步令人着迷的是,我感到生命有前進的空間」。

延伸閱讀:
【東京馬拉松2】6個香港跑友的故事 陳山聰克服腳痛爆出337

這個空間裏,有人跑長度,有人跑闊度,蔣志光則用知識與態度跑深度。問他要跑到什麼地步,他說Sub-4,以為他為的是突破六、七年前在台北寫下的4小時18分的個人最佳時間的快感,他卻如此解讀:「我是柴油車,扭力大,別癡心妄想全程三波行車,介乎二、三波好了,Sub-3不實際,Sub-4還是有希望。」或許你覺得他5分半至6分鐘1公里的二、三波速度很沒趣,他卻視速度計上的針如何擺為馬拉松的魔力,既要避免長期5分半而「爆」,又怕維持6分鐘太慢。於是,他從踏單車那個圓去理解跑步那個圓,繼而由腳掌落地、髖關節發力到穩定軀幹,學懂用肌肉力量重整整個跑姿,連「亞索800」等不同訓練方法,都要尋根究底,「掌握唔好隨時變索氣阿伯」。他認為長跑是數學,計的卻不是用什麼步速去突破最佳時間:「你去計算慢跑的時間,從而知道自己要多少時間恢復,這條數要計的﹐也應這樣去計的。長跑的意義在於,如何不停步但處於休息狀態,然後一直跑下去。」所以,蔣志光從來不怕跑斜路,因為上斜本來就快不得,二波行車,「收腹、髖關節發力,一步步穩定地跑上去,上斜就是最好的休息時間」。

關於蔣志光跑步的三件事……

練習是,好辛苦,到了盡頭,然後出現新局面,再將新局面變成你的常態。
蔣志光

我多在家做動態伸展,然後才落街跑。動態伸展注意足踝、膝關節和髖關節;髖關節鬆了,才可帶動整個跑姿。
跑步不止用心肺去跑,應用肌肉去跑。萬一「冇油」(意指喘氣),怎樣跑下去?
來到季尾,我每周練兩課、每課兩小時,憑感覺去跑,計計自己慢跑多久,因為慢跑就是休息的一種。

重整訓練 深信明年快過今年

蔣老師說話慢條斯理,而且有點玄。我從他身上感受不到那股狂熱地要跑「PB」(Personal Best,個人最佳)的澎湃激情,反而細水長流,回甘有味。這與他的經歷很相像——小學畢業後在家中洋服店學師,之後邊讀中學邊在片場工作,後來因為扮林子祥唱歌,被寶麗金相中而入行,即使一曲《相逢何必曾相識》唱到街知巷聞,但始終沒成一線歌星,轉戰電視劇也多任配角,直至《老表,你好Hea!》一劇再次彈起,外界彷彿驚覺他歌藝了得、能作能彈,但其實充滿才華的「綠葉王」一直沒離開,只是我們被花碌碌的熒幕蒙蔽視線而已。

唯獨每年渣打馬拉松,總有跑友問「蔣志光今年有冇跑」。2014年底,就是憑《老表,你好Hea!》爆紅期間,我約他訪問談跑步,來來回回幾個whatsapp訊息,他最終還是婉拒。這天訪問重提舊事,他拋出一個令我驚訝的答案:「那段時間是我最痛苦的日子。」痛苦,源於全無時間練跑。2015年的渣馬,他全程「撻唔着」,但又不甘「上岸」,總之既悶又累的捱了5個多小時完成42.195公里;所以他當時推卻訪問的理由「運動上有損失,好像身體受到傷害或染病一樣……至於訪問,實在羞愧,難以啟齒」,絕非藉口。

兩年後的今天,跑友依然問「蔣志光今年有冇跑」。5小時33分51秒的比賽成績,絕對稱不上標青,但我再次約他訪問,他卻一口答應,「今年是我參賽以來最舒服的一次,過了半馬我就知道自己可以完成全程」。他堅定地說,只要確定訓練方向正確,絕不用爭一時之快慢,總之練得未夠好就不要博,「雖然我依然好慢,但至少我跑得輕鬆,即是練對了,我有進步空間,保證明天不會慢過今天」;他提醒跑友:「如果一堆數字當中沒哲理,你跑的那個時間是空的、虛的。」

不盲衝PB 卻細水長流

從寶雲道經箕璉坊配水庫下山到黃泥涌道街市茶檔,話題匣子打開了,由跑步談到唱歌以致從事娛樂圈,訪問氣氛不再冷,蔣志光說了許多,甚至滿足了我作為普通電視觀眾的八掛心態。我最深刻是他這番話:「從一個墮落了、發漲了的人,在迷失的過程中慢慢回復正常,高手就要突破,我呢,做個標準普通跑手好了,總之手手腳腳回到原來位置,做回『人類』自然活動的動作,已經足夠。」如此形容自己的跑友,驟耳聽來是自嘲,細味一下,怎麼在說做人處世的哲理?

如果一堆數字當中沒哲理,你跑的那個時間是空的、虛的。
蔣志光
是跑者,是智者?蔣志光說的,看你如何解讀。(潘思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