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眼|手機護眼模式真係「護眼」? 醫生傳授5招護眼更有效!
現代人「眼不離機」,眼睛大多數時間都是對著手機屏幕,為了減少對眼睛的損耗,不少人都會使用手機護眼模式,但這個模式與一般有何分別?它又真的能護眼嗎?近日,台灣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就分享了,手機護眼模式的具體作用,並提醒如果想真正做到護眼,最好還是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早前,黃軒其facebook專業《黃軒醫師 Dr. Ooi Hean》上分享指,手機的護眼模式(夜間模式或藍光濾波模式)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藍光的影響,但並不代表能完全「護眼」。這種模式主要透過降低藍光(短波長光)來減少視網膜細胞的刺激,理論上可以減少眼睛疲勞,特別是在夜間使用時, 但實際上,它的護眼效果仍然取決於使用習慣、螢幕亮度、觀看距離等因素。
▼眼中風3大先兆(點擊下圖看清👇👇👇)
相關文章:【眼中風】眼皮黃斑瘤唔痕唔痛因膽固醇高!眼中風3大先兆會致盲
單靠「護眼模式」並不足夠 醫生傳授5招護眼更有效!
黃軒指出護眼模式具有多項限制,護眼模式無法完全防止眼睛疲勞,即使開啟護眼模式,長時間盯著螢幕仍會導致眼睛乾澀、近視加深等問題;護眼模式會影響屏幕的顏色準確性,對於需要色彩精準的工作(如設計、修圖),護眼模式可能影響顯示效果;而且護眼模式能做到的就只有減少藍光,但這並非護眼的全部!
至於如何才能更有效護眼?黃軒提到可以參考由美國眼科學會提倡的「20-20-20法則」,即每 20 分鐘看遠 20 英尺(約 6 公尺)外,至少 20 秒、調整螢幕亮度與對比度,避免過暗或過亮、避免長時間連續使用電子產品、適當使用人工淚液,減少乾眼症狀,以及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使用手機,不要在完全黑暗的地方盯著螢幕。
黃軒坦言,護眼模式不是萬能的,它雖然能減少部份藍光影響,但不能完全防止眼睛疲勞或視力惡化,如果要真正護眼,還是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包括適當休息、眨眼、保持適當距離,以及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相關文章:護眼食物|降白內障防藍光傷害營養師推8類食物 每日1碗菠菜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