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製專訪|成本100萬收400萬都蝕?鄭保瑞:《逆流大叔》都賠本

撰文:劉希彤
出版:更新:

香港電影圈四大監製爾冬陞、方平、黃斌及鄭保瑞早前接受專訪時,談到香港電影的處境,大家從幾位資深影人的口中證實本土電影業面對的停滯、倒退、青黃不接等問題,無疑會令大家聽到既擔憂又心灰。
但作為一般觀眾,大家確實不一定會了解這工業背後的運作,到底監製們何解會指一部成本100萬的電影,即使收400萬原則上都要蝕本?這次就由監製們為大家解究盤數其實是怎樣計的。

爾冬陞透露例如一部成本100萬的電影,即使收400萬原則上都要蝕本。(梁碧玲 攝)

經常有人說「香港電影已死」,工業逐步走向夕陽,這或許是無可否認的事實,監製方平坦言,其實有沒有這個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港產片要面對的問題已經多到一蘿蘿。
爾冬陞(小寶哥)更指,你拍一部100萬的電影,如果賣到400萬票房,原則上都會有虧損。「100萬我拿來拍一部戲,額外我用30萬元做宣傳,都冇乜嘢好睇,沒有成效,甚至還要求傳媒幫忙。」

+3

小寶哥舉例說,例如有130萬的預算,要回本的話,票房至少要有3倍,亦即390萬。他指出拍一部戲的使費認真不少,「你還要租辦公室,請會計師要錢嗎?這也是要錢的,核數也要錢,當中涉及很多行政費用,成本其實很高。還要搞慶功宴,樣樣都是錢。」

身邊的方平就笑指,「沒有慶功宴的了,還要開派對嗎?」

四大監製專訪|純拍港片難成出路? 爾冬陞肉緊古天樂︰睇住銀包

鄭保瑞舉例分析,「以票房來說,例如有300萬票房,投資方真正收的是大約100萬而已。」(梁碧玲 攝)

連票房大收的《逆流大叔》都要蝕

專訪期間提到,就連2018年大收$1,500萬票房的《逆流大叔》,其實都要賠本時,相信可以讓大家明白港產片的形勢有幾嚴峻。
影迷都可能會覺得很詫異,事關《逆流大叔》當時是暑假檔叫好叫座的作品,故事有港味,題材貼地、勵志,觀眾愛看再贏盡口碑,咁都要蝕本?監製們就告訴大家盤數是怎樣計,「簡單地計,在香港來說,票房要以成本乘以3倍才可以叫收支平衡。細片在內地的話,成本乘以3倍也要賠本,保守一點細片要乘以4倍才安全,可以開始有利潤。」

+4

爾冬陞坦言開拍一部戲,外面衍生出來的費用是很多的,而黃斌就強調以上這個乘數只是計算收支平衡,不是講賺錢。鄭保瑞就解釋,「以票房來說,例如有300萬票房,投資方真正收的是大約100萬而已,200萬是屬於其他戲院、其他發行的,使費、佣金等支出,只有36%是投資方真正的收益。」

黃斌表示如果投資者是一個從來都未從事過電影這行業的人,對方很難想像這劇本變成畫面會是怎樣。(梁碧玲 攝)

四大監製專訪|新導演難大展拳腳 鄭保瑞:缺資金只能拍赤貧電影

「你有沒有膽量?輸得起嗎?」

黃斌舉例指如果某一個商人,他是未從事過電影這行業,他們用兩萬字的劇本給他看,對方其實很難想像這劇本變成畫面會是怎樣,「這是最大的挑戰,我給他兩萬字,跟他說這部戲拍一億,一定可以收回三億,這是很大的賭博。」

這就是電影跟其他行業,很不同的地方。方平也指他現在跟內地的投資者都會說,「第一,你有沒有膽量。第二,你輸得起嗎?如果輸不起,你把錢放在銀行比較穩陣。」

方平坦承自己比較悲觀,其實有沒有這個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港產片要面對的問題本來已經很多。(梁碧玲 攝)

香港現時缺乏獨立製片人

爾冬陞也提到現在香港電影業面對其中一個最大問題,是現在沒有獨立製片人,「香港以前的動力是來自獨立製片的,陳可辛是獨立製片的,許鞍華開過自己的公司。」

他提到香港以前是有製片家的,例如,邵逸夫、鄒文懷、何冠昌、蔡永昌、方逸華等等,「那一代已過去,我們上一代的製片家是甚麼人,向華強先生拍很多戲,他現在主力都不是做這行,其他公司還有誰?好像楊受成先生,電影已經不是他的本業,林建岳先生也很少拍了,適合才會拍一兩部,林小明、李國興仍然有拍,他們是老闆級人馬,但其實要推廣開拓一個市場,是很需要製片家去做的。」